标签:
蚕豆芽菜美食自制红油醩辣椒回忆母爱 |
分类: 果蔬豆类 |
岁月不曾磨灭的味道—关于蚕豆的记忆
Part1:序啦
前天早上上班,决定继续用走的,平常都是沿着马路走,那天突然很想走那条小胡同。这不是交通要道,所以路上没有什么车,不过却零散的摆着几个小摊,有卖水果的、卖蔬菜的、卖小百货的,断断续续的吆喝给这个宁静的小巷增加了丝许的忙乱,不过也多了一些生机。
不经意的扭头,我居然发现了一个小贩的摊位前有一麻袋带壳的蚕豆。呵呵,又一年蚕豆上市的季节了,我从小就爱吃这种嫩蚕豆,平常买菜老去超市,从没看到有像这样连着壳卖的,一般都是剥好的,看着就不新鲜。有了想购买的欲望,本想晚上过来再买,可一想,要跳完操,不路过这儿了!于是乎,掏钱,咦!忘带钱包了,好郁闷!走了,恋恋不舍,想着第二天一定再过来,一定带钱包!
来了北京以后,再也没吃过这种嫩蚕豆了,每次等我想吃的时候,不是季节未到就是过了季。
小学的时候,同学之间都有这么一说,把蚕耳朵夹进课本里,它就会帮你背书。明明知道可能性不大,可是我和表妹还是经常天真的猫在蚕豆丛中找蚕耳朵,比谁找得多,然后多的经常会分给少的一点点,还经常煞有其事的说:“明天我就会背那篇课文了!”背课文的时候,那些蚕耳朵就成了我们的精神支柱,背出来了,那一定是蚕耳朵在帮忙,可能我和妹妹成绩一直都比较好的缘故吧,我们也确实很少有背不出课文的时候。
从小,我就爱吃蚕豆,嫩蚕豆!小学的时候,妈妈工作很忙,中午经常不回家,于是她总是在上班前把米倒进电饭锅煮上,然后再炒一两个菜搁桌上,这就是我和姐姐的午餐了!母亲的厨艺实在一般,所以现在已经记不太清楚那些菜了,反正翻来覆去那几样!不过蚕豆和毛豆我却从未忘记,或者说是记忆深刻吧!青蒜炒蚕豆,毛豆炒鸡蛋,那是记忆里最美妙的味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爱吃蚕豆,好象怎么吃也不腻,可是,吃蚕豆的季节远不如毛豆那么长,这经常让我很遗憾。晚上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小孩子就爱到处找吃的。那时候,我经常自己到田里摘些蚕豆,剥了壳,做蛋炒饭,现在想想,都觉得嘴里满是蚕豆的清香。或许我做饭的乐趣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母亲知道我爱吃蚕豆,这次过年回家的时候,发现母亲特地买了好多蚕豆搁冰箱里了,虽然她什么也没说,可这却让我有些感动。
昨天给母亲打电话,撒娇的说:“妈,我想吃蚕豆了!”
妈妈愣了:“啊,去买点吃呗!”
“北京这边少有那种嫩的,还带着壳的卖!”
“这样啊!要不我给你捎点过去,让泰兴的那个大巴带过去,那车不是离你那特近吗?”
呵呵,母亲还是母亲!
我说不用了,太麻烦,应该可以买到的,只不过我有点懒!
刚刚给陈勃发了个信息,说突然特别想家!这小子老半天没搭理我!后来回了一句:“你也会想家?”气晕了,不跟他一般见识!
好了,不多说了,看看我昨晚做的芽菜炒蚕豆和蒜香蚕豆!两个菜都特简单,而且味道很不错,比较典型的懒人食谱。我从小贩那儿一下子买了四斤,吃个够,母亲说蚕豆快过季了,要吃得赶紧,要不就老了!
没有做青蒜炒蚕豆,因为那属于记忆中的味道,无可替代的味道,或许是母爱的味道吧!
Part2:菜谱
两个菜都搁一起吧,不单独开帖子了,还附赠辣椒红油和醩辣椒的做法。
芽菜炒蚕豆
材料:宜宾芽菜200g,蚕豆(带壳)750g(若买剥好的,300克就够了),醩辣椒少量(不吃辣者,可不放,我不是嗜辣之人,不过觉得芽菜配点辣椒还是挺得味的)
调料:盐、味精、鸡精、水淀粉
做法:1、蚕豆剥外壳洗净,芽菜切寸断;
2、锅烧热,放适量油(正常炒菜量就可以了),七成热时,加入蚕豆翻炒二分钟;
3、加入醩辣椒和芽菜,炒匀,加盐,再加少量水,盖上锅盖;
4、汤汁稍干,加入味精、鸡精,炒匀后,用水淀粉勾芡,出锅
别看其貌不扬,吃起来真不错呢,芽菜与醩辣椒的组合,绝对的棒,看来我加对了!
蒜香蚕豆
材料:蚕豆(带壳)750g、大蒜半个
调料:酱油、醋、盐、鸡精、白胡椒粉、辣椒油(这是我自制的,在后面我会添上其做法)
做法:1、蚕豆剥外壳和内壳,成蚕豆瓣,大蒜剥皮拍碎,切粒;
2、取一小碗,把所有的调料连同大蒜粒一起调匀。
3、锅里加水,煮开后倒入蚕豆瓣,煮熟后捞出,沥干水份
4、蚕豆瓣入盘,将调好的碗汁倒了蚕豆瓣中,搅拌均匀。
Part3:辣椒红油和醩辣椒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好多家常调料,我都爱自己做,比较辣椒酱,花生芝麻酱、蒸肉粉、醩辣椒、还有柚子茶、糖玫瑰等,那些豆沙、莲蓉、凤梨之类的馅类就更不用说了,绝对是自己做的实惠,而且我可以随意添加自己喜欢的一些口味,用土土的话说,那是属于花子的味道。
醩辣椒和辣椒红油都属于厨房必备的调料,特别是红油,做口水鸡和夫妻肺片之类的川菜,这是必备的。
醩辣椒比较简单:朝天椒洗净,晾干水份,一般我没有那么长的时间等它晾干,所以我都是洗净后,稍微沥一下水份,然后用纸巾抹干水份。切成小辣椒圈,加入盐、高浓度白酒、少量花椒、大蒜粒,搅拌均匀,搁瓶子里,盖上盖子密封,放三天以上就可以吃了,随吃随取,没必要搁冰箱,不会坏的。
平常炒菜或者做馅什么的都可以搁一点,做经典的是炒鸡蛋哦,很香,不过我不怎么吃,太辣了。甚至烙饼也可以,我今天早上做了西葫芦荞麦紫米饼(名字是自创啊,西葫芦、荞麦面、紫米面、鸡蛋,外加了一点虾皮,加水和成面糊,烙成饼就是了),就加了点,味道很不错的,一张饼吃了一半,剩下半张,连同昨晚的蚕豆,一起装进便当盒,当今天的午餐了。
辣椒红油
材料:干红朝天椒、辣椒粉(是辣椒粉哦,不是胡椒粉,卖调料的地方都有卖的,那种红红的粉)、花椒、紫草(会让油很香,而且颜色很好看哦)、草果、葱段、大蒜(剥皮、拍碎)
做法:1、油入锅,加至六成热,放入大蒜和葱段,炸出香味;
2、加入草果和紫草,出颜色和香味后,火稍小一点,加入花椒,稍炸,再加入干红辣椒。3、待辣椒完全变色,出辣味和花椒味后,关火,将整锅东东倒入放着辣椒粉的细孔漏勺(漏勺下别忘了搁碗啊,你想抒油漏哪儿啊?)
4、油温稍微凉一点后(别太凉啊),还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情况,看看是否再加些辣椒粉,这次直接加油里就可以了,没必要过滤。
5、装瓶里,慢慢吃吧!
Part4:关于芽菜
芽菜有别于芽类菜,是拿青菜的嫩杆削成细条腌制而成,属于四川的特产。
“宜宾芽菜”香, “五味”味道长,“八角”和 “三奈”,那“盐巴”和“漏子糖”。香喷才好熬汤,蒸个“烧白”,哪个“碎米扣肉”,香得你口水流多长。哪个“宜宾燃面”更是美名扬,宜宾吃碗面——成都“闻”得到香。你要是不信嘛?请来尝!
这是流传在宜宾的一首四川民歌,它形象地介绍了四川4大名菜之一的宜宾芽菜的特色。芽菜乃宜宾特产,系青菜嫩叶柄与诸多天然香料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味香甜、脆嫩,色红褐明润、油亮、鲜实,是诸多川菜及小吃的必备佐料。
“宜宾芽菜”,创始于十八世纪,是四川“四大名菜”之一,为宜宾传统名特产品,历史悠久,风味独特,鲜美可口,驰名中外。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香、甜、脆、嫩、鲜”等特点。食用广泛,荤素咸宜,冷热皆可。是蒸、炒、汤菜和面食的好佐料......宜宾芽菜能与各类粮食、类、禽蛋、蔬菜制成多种精美的传统面点、菜肴,香鲜可口、回味绵长,在川菜中独领风骚,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时人更将其引入方便面、饭、罐头、速冻食品以及滇、鲁、京、粤菜种而逐渐形成芽菜系列,品种逾百,繁花似锦,如咸烧白、芽菜炒蛋饭、叶儿粑等
一、宜宾“碎米”芽菜的传奇史生产“碎米”牌芽菜的四川宜宾芽菜有限公司坐落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清代乾隆年间(约公元1736年),宜宾即古戎州、又称叙府,城内有一对十分恩爱的夫妻,因家境贫寒,常年靠吃青菜度日。为了使青菜易于保存,聪明的妻子越春琢磨出一套腌制青藏的方法:取青菜嫩绿杆茎肖成细条,佐以红糖、食盐及移种天然香料,巧制入坛腌储。因其嫩似幼芽,其夫取名曰“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