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尔基路边上的那片日式小楼拆了,你知道吗?”

“没注意啊,我抽时间去看看。”

“抓紧时间去看看吧,要不再过几天小楼看不到了。”前面是我和一个朋友几天前的对话。

昨日,我来到这里,原本一片宁静的小楼已经变成尘土飞扬的废墟。

不少小楼已经被拆掉,或即将拆掉。

据拆卸工说:“从老房拆下来的砖木要比普通砖木贵出十几倍。动迁费每平米一万两千元,动迁户拿这些钱很难买到好地角的房子,所以都不愿意搬走。”

拆迁使这里失去了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显得十分萧条。

眼见一栋栋日式小楼正在拆除中,我不知说什么好。

在一栋小楼前,我看见儿子正在给母亲照相这一幕。我猜想母亲身后那栋小楼一定是他们过去居住的地方。

儿子对我说:“我们在这住了几十年,如今要拆掉,舍不得,不得已暂时借住他处。”

“老母对这老房特有感情,自从离开这,每天都让我带她都到这转一转、看一看。今天她非要在这楼前留个影,以作纪念。”

儿子边拍边自言自语:“谁拆这房子,以后肯定就是罪人。”他这句话说的真够重的。

眼见小楼一天天减少,百姓议论纷纷,这片房子不应该拆,它是历史,它是文化,更是大连城市的特点。普通百姓能把这事扯到历史、文化这份上,说明我们的社会进步了。

一个城市究竟什么是新,在我看来百姓能把小楼扯到历史和文化的份上就是新,这要比成千上万栋高楼大厦都值钱,这可是一笔大财富。

一位80多岁的老翁对我说:“听党的话,跟党走,千万可别让百姓的精气神泄了气,别让日子过的窝心。”

这片小楼是日本统治大连期间建的,它伴随城市从被侵略到解放的过程,因而大连人跟它有着特别的感情。


在这里顺便说一点小楼的由来:“日俄战争以俄军失败而结束,双方于1905年9月5日在美国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有:俄国将从中国取得的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让给日本。

1905年12月22日,在日本的胁迫下,中日双方代表在北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和《附属协定》,正约规定,中国政府承认日俄和约俄国让与日本的各种特权。从此,旅大地区又变为日本的殖民地。

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统治长达40多年。”

这片日式小楼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兴建的,它已成为这座城市昨天的符号。

每每走到这里都会格外记起那段屈辱的历史和不幸的命运。

站在小楼前,前辈可以向后人讲许许多多城市昨天的故事。

后人知晓城市的昨天,会更加努力创造美好的明天。

小楼拆了,昨天的故事又该怎样讲下去呢?

这片日式小楼坐落在大连高尔基路一侧,长度大约有五六百米,数量有上百栋,是大连人引以为傲的一道风景。

每当经过这里都能切身感受到大连历史的气脉,特别是路旁两侧的高高梧桐树与错落有致的小楼相映成趣,真有这边风景独好的感觉!

被拆迁的老户们纷纷说:“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能见到这风景实属难得,怎么就容不小这片小楼的存在呢?”


老住户难舍小楼,至今还有一些人家仍不肯搬走……

拆迁一刻不停地继续着……

一栋又一栋小楼正在不断消失……

据说自从这里拆迁以来,每天前来驻足的市民络绎不绝。

市民们从心里太留恋梧桐树下的小楼,那是他们心中永远的风景。

我真疑惑!为什么非要拆掉上百栋日式小楼呢?拆掉的究竟又是什么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