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移动平均线、加权移动平均线、指数平滑移动平均
(2019-12-09 21:08:20)分类: 股票 |
简单移动平均线、加权移动平均线、指数平滑移动平均
简单移动平均线、加权移动平均线、指
数平滑移动平均
再谈移动平均线--加权移动平均线与简单移动平均线的不同移动平均线的种类移动平均线可分为"算术移动平均线"、"加权移动平均线"、"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三种。
1.算术移动平均线(MA)
算术移动平均线是简单而普遍的移动平均线。平均线是指算术平均数,计算方法为一组数字相加,除以该组数据的组成个数。
以5天移动平均线为便,计算方法如下:
MA=(C1+C2+C3+C4+C5)/5
一般公式:MA=(C1+C2+C3+C4+C5+.+Cn)/n C:第一日收盘价
n:移动平均数周期
"移动平均数"是指以某一日数为基础周期(上述例子为5日),当新的数据加入后则剔除基期中前一日的数据。由于算术移动平均线并不计较基期中最前一日的数据。由于算术移动平均线并不计较基期中某一日价格对未来价格流动的影响份量,将周期中的每日价格影响一视同仁,按统计学的原理不尽合理。统计学的理论观点认为:对5日移动平均线的周期而言,第5日的收盘价对第6日价格波动的影响力理应大于第一日的收盘价,为了反映这一事实,有人发明了加权移动平均线进行弥补。
2.加权移动平均线加权的原因是基于移动平均线中,最近一日的收盘价对未来价格波动的影响最大,因此赋予它较大的权值。加权方式分为四种:1.末日加权移动平均线:计算公式:MA(N)=(C1+C2+…+Cn×2)/(n+1)2.线性加权移动平均线:计算公式:MA=(C1×1+C2×2+…+Cn×n)/(1+2+.+n)3.梯型加权移动平均线:计算方法(以5日为例):[(第1日收盘价+第2日收盘价)×1+(第2日
收盘价+第3日收盘价)×2+(第3日收盘价+第4日收盘价)×3+(第4日收盘价+第5日收盘价)×4]/(2×1+2×2+2×3+2×4)即为第五日的阶梯加权移动平均线4.平方系数加权移动平均线:公式(以5日为例):MA=[(第1日收盘价×1×1)+(第2日收盘价×2×2)+(第3日收盘价×3×3)+(第4日收盘价×4×4)+(第5日收盘价×5×5)]/(1×1+2×2+3×3+4×4+5×5)
3.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EMA)当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起算基期不同时,起算基期较晚的计算结果会与起基期较早的数字有所差异。比如从10月30日起算5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的人,他所计算出的11月5日的数字一般和9和10日起算的人所到的11月5日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有所不同。这一差异经过稍长一段时间的平滑运算以后会趋于一致,不会有大的差异。因此,投资者在计算EMA时或运用EMA技巧的技术指标如RSI和KD线时,如计算与他人数字有出入,关非运算有错误。根据上述现象,投资者不见得需要用算术移动平均线来运算EMA的第一个值,事实上第二日即可算出5日EMA或10日EMA。
从5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为例,计算方式是首先以算术移动平均线计算出第一移动平均线,第二个移动平均线为:(第6日收盘价×1/5)+(前一日移动平均线×4/5)
公式EMA=C6*1/5+EMA5*4/5
以上三种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比较以后可以发现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是较方便的方法,既省略了储存数据资料的麻烦,又省略了运算的麻烦,所以几乎所有的统计性指标均以EMA技巧来运用,掌握这一方法可以举一反三。
二、移动平均线的运用
1.采用一条移动平均线
期货市场经常采用简单移动平均线,期货投资者只用一条移动平均线寻找趋势讯号,在日线图上把移动平均值伴随着每天的价格图线逐日画出。当收市价高于移动平均值之上,就产生买入讯号;当收市价低于移动平均值后就出现卖出讯号。
如果采用非常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如4天、9天线),这些线的表现十分灵敏活跃,时时出现穿越现象,非常贴近收市价格的轨迹,这些穿越讯号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如果跟随这些讯号买卖一是损失手续费,二是作出错误决定,但同时它也更及时地揭示出趋势的变化。
对于一条移动平均线的利弊有些投资者采用过滤的原则:
?在吸收移动平均线的信号时不仅要求收市价必须穿越移动平均线,同时要求当天的全部价格停留在移动平均线一侧。
?收市价格穿越移动平均线的幅度必须达到预定的要求,预定穿越幅度可以是最小价格单位的若干倍数或某个百分比。比例越小保护性能越差,比例越大则信号阻滞,中短线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选择。
?一些稳健的投资者往往等待价格在移动平均线一侧站住三天方予确认,这也是避免做出错误决定的步骤,唯一的缺点是入市稍晚,价格也已升高或降低,但对于趋势的把握却十分稳当。
?另一种作法是在移动平均线的上方和下方设定一定的百分比,分别作出移动平均线的平移曲线。当收市价格不仅高过移动平均线,而且还超越平移曲线才构成买入讯号,反之则构成卖出讯号。这一百分点比可定为移动平均线的1%至3%。
?还有一种办法是针对每日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与移动平均线形成两条曲线,收市价必须穿越最高价才构成买入讯号,而下方的最低价可用来确定止蚀。收市价必须穿越最低价才构成卖出讯号,上方最高价成为止损线。
2.采用两条移动平均线
采用一条移动平均线会出现频繁的穿越以及拉据现象,为了提高移动平均线的可信度和运用效果,通常也可以选择两条或三条移动平均线组合使用。
如果选择两条移动平均线,稍长时间的用来看趋势,稍短时间的用来选择买卖点,如5天与10天,5天与12天,10天与30天等等均是以上类型的组合。
正是两条移动平均线和价格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才产生出明确的趋势信号。
怎样辨别两条移动平均线发出的信号?有如下两种方法:
?"双线相交法"。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发出"黄金交叉",构成买入讯号。譬如在中国股市上5天线上穿10天线,10天线上穿30天线买入讯号的有效率达30%以上;反之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穿越长期移动平均线,发出"死亡交叉",构成卖出讯号,在这几年中国股市上5天线下穿10天线,10天线下窗30天线卖出讯号的有效率达70%左右。
?"双线中性区"。把两条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区域设为"中性区",当收市价格同时向上穿越两条平均线之后才构成买入讯号,如果价格跌回两条平均线之后才构成卖出讯号,如果价格又回到两条平均线之间的中性区就耐心等待。
3.采用三条移动平均线
两条移动平均线胜过一条移动平均线,三条移动平均线的组合就胜过前面二者了,所以被人称为三重交叉法。
在股市上人们常用5天、10天、30天移动平均线三重组合,在期货市场上又通用4天、9天、18天移动平均线三重组合。在股市上如果5天线上穿10天线,10天线上又穿30天线所发出的买入讯号比两条移动平均线组合可靠得多;反之,5天下窗10天线,10天线下穿30在线民发出的卖出讯号也十分有效。
在期货市场4天、9天、18天移动平均线的组合使用最为广泛。在上升趋势中,多头排列应当为4天平均线高于9天线,9天线又高于18天平均线;在下降趋势中正相反,空头排列为4天平均线在下,9天平均线次之,18天线居上。
当上升趋势转为下跌趋势时,最敏感的短期移动平均线4天均线向下跌破9天均线和18天均线只是卖出的预警讯号,稳健的投资者往往要等待短期均线2天移动平均线向下跌破18天移动平均线才认为卖出讯号得到确认。
4.移动平均线适用于任何时间尺度
移动平均线最主要应用于日线图,不过它也能应用在更长期的趋势分析上,也可以应用于更短期的研究中。在股市中有13周移动平均线和30周移动平均线的组合,它们可以用来研判数年前就开始的主要趋势及反转;在期货市场上移动平均线可以应用于当日图表,指导进行短线操作。
当市场处于明显的上升或下跌趋势中时,移动平均线会给出清晰的买卖讯号,其工作状态最佳,但当市场进入横盘指数忽上忽下轻微变动之时,移动平均线给出的讯号常常互相矛看,十分模糊,而这种时候是经常性的,达交易的一半以上或更多。
正因为这一特点我们不能过于依赖移动平均线,而应该把它与其它技术指标有机结合起来使用。
移动平均线的优缺点 5.
优点:
?利用移动平均线原理去买卖交易时可以界定风险,将亏损降至最低;
?在趋势转变,行情发动时,买卖交易的利润可观;
?移动平均线的组合可以判断行情的真正趋势。
缺点:
?在行情牛皮调整时发生的买卖信号过于频繁,容易使投资者踩错;
?移动平均线的最佳组合无从判断,经常因各市场情况而改变;
?单凭移动平均线的买卖讯号无法给出充足的依据,一般还要靠其它技术指标的帮助。
6.移动平均线的买卖信号-格兰碧八大买卖法则
?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盘局或上升,而股价从平均线下方突破平均线,为买进讯号。
?股价虽然跌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线上,此时平均线仍然持续上升,仍为买进讯号。
?股价趋势走在平均线上,股价下跌并未跌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上升,也是买进讯号。
?股价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上升,为买进讯号。
?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转为盘局或下跌,而收市价向下跌破平均线,为卖出讯号。
?股价虽然向上突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跌至平均线下,此时平均线仍然持续下降,仍为卖出讯号。
?股份趋势走在平均线下,股价上升并未突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下跌,也是卖出讯号。
?股价突然暴涨,突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回跌,也为卖出时机。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