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此资料来自“高山之子仲石”的博客文章)
(4)、颖川宦绩
南瑛:进士、任副使
汉立:举人、任评事
汉恭:举人、任太守
汉瑛:进士、任佐布政
汉霄:举人、任户部员外郎
汉雄:进士
瑕琳:进士
陈惟:进士、任光禄大夫
文琥:任镇北将军
文琦:任淮南省通判
陈祓:进士、任副使
陈在:联科进士,未仕
陈宁:举人,未仕
陈诲:联科进士任淮州太守
陈一:举人、任淮州同知
陈文:进士、任内帘御史 陈隆:进士、任镇国大夫
陈翠:举人、任淮安省通判
伯万:官恩受敕都督
元和:任太守
省华:封国公,谏议大夫
尧叟:状元任尚书宰相太师
尧佐:状元任宋宰相、太师
尧咨:状元任宋节度使太师
尧兴:任县令
师古:任正仪大夫
述古:任正尚书
敏古:任都官郎中
陈赞:解元、未仕
陈怡:任教谕
陈性:国子监员
陈恬:任教谕
惟贤:翰林学士
南仲:任教谕
六三:任教授
仲才:任教谕
昌建:任宣义
昌迪:任评事
宪方:任评事
朝奉:任评事
添用:任人才选官
志海:任贡士
应奎:任选贡经历
万善:任选贡经承 陈化:任吏员省
陈禹:任临川教谕
陈总:举人、未仕
陈惠:任教谕
恩教:任训导
陈文:举人、未仕
君聘:武举、任南直元操江守备
君锡:进士、任教谕
王命:举人、未仕
廷瑞:任贵州授黔守备
虞爵:任辰川府经历
宪道:举人、任曲水知县
圣铭:贡员、任教谕
永显:任广东博罗县知县
源通:任华容县令
其参:举人、未仕
其廉:任兵部方司
希君:甘萧后骠骑将军
金台:举人、未仕
式毂:贡员
鹏年:进士、敕封水德王
树芝:敕封世袭
华枝:任山西路寨营参将兼军政
所迪:任选州同知
光廷:附国原考县丞
所珍:考授经历
所丝:国原考选通判
补昌:贡生
永纪:人才选官任四川重庆二府
之佳:史元考授经历
大受:翰林学士、任两广总督
中骑:江南按察司
思敏:江西太和县升重庆知府
锡周:亚元任广东潮阳县令
思纲:四川达溪县令
义皤:史元考授经历
佑贤:解元
德润:举人
德和:进士
之谟:举人、任武陵县司训
嗣长:举人、任教谕
廷光:举人
今林:任贵州省营副府
惟仪:登仕郎
辉祖:两湖浙江陕西总都
金赡:太学生
宏谋:兵部侍郎、巡抚
南星:江南巡抚部院
国庆:柳州罗城知县
嗣南:举人、长沙教谕
陈贤:广东仁化县令
昌祺:国学考选县丞
昌远:国学考选通判
陈彩:诰封光禄大夫
培英:举人仲中进第
梦熊:常德龙阳教谕
其诗:进士任岳州平江训导
大亮:任南京兵部武司
金精:诰封光禄大夫
陈动:进士补训导
必得:举人
金魁:举人
惟新:湖北施南府协镇
本钦:乡试进士
陈常:武举
远文:重庆府巴同知
贵孙:任潮州经历
树宣:举人任户部
正伦:监生授州右堂
陈彭:授五寨总兵
本敬:解元
其仁:贡生
又良:贡生任训导
王前:优贡任知县
今选:榜名秀升职增生
能周:进士
(5)、三相家训
总训:一谱内家训鉴鉴可据,总之做天地间好人,便是家庭中肖子,盖天地间只有忠孝廉节四样,就是真好人,无论士农工商,皆可造得个好人的局党。根本伤残,纵当富贵非常,亦多得罪於先人,愿我同宗子侄览家训之十三款,存天理之一心,须知今日修系,非但按人数,并以核人品,非但传家谱,且以传心谱,慎重勿视为纸上文而忽之。
1、崇孝敬:凡人之有身,必本于祖宗父母,为子孙者,必立祠堂、设神主、修坟墓、祭享以时,务极于诚,敬而勿忘于父母。则左右奉养,承颜、顺志,毋置关于过,陷亲不义,大则至其显荣、次则不失甘旨,又次不贻羞辱、孝敬既立,则百行由此而生矣。
2、笃思义:凡为兄,当友其弟,弟当敬其兄,奉诸父当如己父,爱诸子当如己子,勿己货财间骨肉,勿以妇言伤合气,苟家庭之间,反唇侧目,而求亲厚于他人,无是理也。
3、肃闺门:凡齐家首,自闺门仪型妻妾,当严正有礼,正心修身,执礼明义,勿相戏狎,狎以来谩侮,勿偏宠,爱以生妒忌,勿亲匿奴仆,以坏家声,勿惑信谗言,以乱家政,须清宫固门,以别其内外,秉烛拥面,以严其出入。
4、兴礼教:凡子弟年初之时,设家熟延明师,读书习礼,教其以孝,事以卑奉尊行止。应对饮食起居绳以规度,迨至成人,以圣贤自范,处为端儒,出为名臣乃世俗。见幼子侮骂尊长,不行喝禁反笑,弄而奖之,及至长大习与性,成最坏礼法。
5、崇俭素:凡家居无论贫富,皆当守份循礼。房屋取其内外严明,勿求雕饰。衣服取其整洁,勿求华美。饮食取其充口,勿求甘旨。凡交际馈送不过因情尽,文不得以文过情。每见世之溺爱子弟者,多于襁褓中。衣以文绣,食以肥甘,任意所欲,皆为之备养骄奢之性,倾家覆业皆由于此。
6、勤生业:凡居家之人,稻麻菽麦果蔬竹木之类,有切于日用者,当用力种植,至于牧养孳息与贩转移之利,凡有助于家计者,皆当相时量力以经营之,不得游怠以堕落家业、以愧家声。
7、谨赋税:凡置田受产之家,如纳粮税值年供亿之类,必须依期早完,照分应交,不得拖延隐匿以取罪累,且有粮则有役,有田地则有丁,如户差出丁者,则以丁论。
8、慎交游:凡友以辅德,必择忠厚才能成博学知礼之士,庶可陶养德性,如或反唇弄舌,游手好闲、阴险刻妒,喜讼好争之徒,切宜疏远。
9、广施予:凡贫乏相周,以济其急,而赢余之家,又宜量时,粜籴勿拥积自私,或境内桥梁道路崩颓,相率募化修造,或他境修砌桥道,亦宜量力施予,或修立淫祀,不宜妄费,即凡血气之伦,视为一体,不得伤残,以亏裁成辅相之道。
10、解斗争:凡族间有因田间、水利、钱谷之类,互相争竟,许其人各具本情始末,开单赴投族长,不得任气角力,互相斗殴,径扰官司授引他词,以相罗织,族长体真情,从公剖决,毋得徇情颠倒是非。
11、谨权量:凡交际财物,必资权量以相贸易,近世贪得之人,于称入之时,必谓生湿之故,而前一星求盈及支出之,必谓消耗,而却二星以抵数斗斛入,亦然损德害人,莫甚於此,天命自然岂宜。如是。
12、目亲故:凡亲戚故旧,皆当尽诚相接,务得其心,非有大故不得以谗言,傍经相离绝,其所厚者薄,则无所不薄矣。
13、尊耆老:凡族内七十以上者,同族之人,时相问候,每岁首率备酒肉以资馈养,或家贫量助衣食及终命备棺椁庶养生送死,两存厚道矣。
14、严抚嗣:异姓承祀春秋,所严乏嗣者,祗宜於本族,侄辈抚立为嗣,庶本源相续,宗支不混,若抚异姓子,则非类不歆,天宗之罪,视无后为更大。公议永禁其抚本族子者,必亦班次分明,不得兄抚弟辈,祖抚孙辈致乱世系。
15、正婚姻:同姓不婚,非独周礼则然,亦国法所严,买妾不知则卜之,所以厚别也,凡娶妇者,应惟异姓相联,不得渎结同姓,致犯礼法,违者鸣上处治。
16、禁转房:礼重大婚娶,必以正一门之内。尊曰兄嫂,命曰弟妇,名分凛然,凡族中有不幸兄弟早逝,氏愿守节,则曲全之。否则听其另醮母行弟承兄嫂,兄纳弟妇致干法纪,有违议犯此者,公同送究,以振家声,以尊国典,至於女嫁外者亦然。
17、禁需索:凡族内及与外姓有大小事端,祗许本房自为理处,外户非有请帖,不得朋入,需索则局外者,无自由逞,而亦息事弭讼之一端云。
(6)、新附仪式
主祭者通唱:按长幼之序排立-----鞠躬(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上香-----复位-----敬酒------跪拜(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兴---------鸣炮--------仪式完毕。
(7)、族谱凡例
族谱,谱一族之人也,凡族中存殁,人丁无论男妇,其生卒、葬山、年、月、日、时例应并书,但人记星散,主修不能遍悉,故议各房结亲,供一册交房首一人,查清本房人数,一一登记,不得遗漏一名,如有遗漏罪在执查清稿者,若本房人不肯上名,则很执查清稿无责。
宗谱,凡六十年一修,此通例也,吾家人世久传,而此事实关,故前十数代多未详,则姑存关,虽雍正癸卯及乾隆乙卯,两经前人录抄,不得传讹,间有缺略,兹当续修。故又重加查检,或酌量其时势,或考核其的派,有与旧谱异者,亦且互为参订,以审所从违云乐。
族内有外出失宗者,或在云贵永何,本人既不能亲供,而纂修执事之人,莫由嵇查无怪也,今后尚得还家,无论远近迟速,但须本人开载祖父名字及荧幕地名通告全族,查问明白即为补入。
我族传代既久,人数日繁,其中有名字重复,彼此相犯者,俱已改正,切勿争强论弱,以自误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