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假借与转注

(2012-03-31 16:33:10)
标签:

六书

汉字的发展

文化

——兼说汉字的延绵不绝

    在汉字的六书中,前四种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较为容易理解,后两种假借与转注较为晦涩。那么,到底什么是假借与转注呢?

    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从虚词说起。我们知道词可分为两类,一是实词,一是虚词,实词用以表示描述实体性事物,一般而言有形可象,有事可指,用象形、指示、会意、形声等方法便可完成它的创造,但像的、和、而且、或等虚词却无形可象,无事可指,怎么办?而且在语言系统中,虚词虽虚,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比如这里有一个我,还有一支笔,如果没有这个结构助词“的”便不能很好的表示出我与笔的关系,加上这个“的”便很清楚的表明了这是我的笔。随着语言语系统的日益复杂,虚词的作用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汉字明显不够用了,怎么办?在这时假借与转注就派上用场了。

    以“而且”为例,而本是一个名词,象形字,指胡须,上一横为鼻,下半部像须之形,后来借用为表示连接的而字,同时另造一个“须”字,须为会意字,右边的页字旁表示脸,右边的三撇象须之形。

且,有两个字源,一是俎,越俎代疱的俎,二是祖宗的祖,两个都是象形字,其中在作祖宗的祖时,为男性生殖器的象形,为古代生殖宗拜的遗迹。后来这个字假借为比表更进一层意义的“且”后,加示字旁,转注为祖宗的祖,加肉字旁为俎板之俎。

    或者的或也是如此,或本义就是域字,后假借为表示选择性的或字后,加土字旁,转注为域字,加方框儿表示国家的国。

    这就是假借与转注,假借就是从用象形、指示、会意等较原始的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中借一个过来,用以表示一些用这些方法无法造出来的字,然后再给原字加个能表示其意义的偏旁,表示原来的意义。所以古人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也。

    除了虚词与实词之间的跨类别假借与转注外,其实假借与转注也发生在实词内部。我们知道,在汉字是一字一词的,在汉字实词系统中,表示具体的事物汉字,可用较明确简单的象形、会意、指示、形声等方法造出,但也有些表示比较抽象的事物的词,用这些方法也同样是造不出的,比如说表示方位的东西南北。在这四个字中,就起码有三个是通过假借而来的,如北,本义是二人相背,也就是叛逃的意思,在败北的北中就仍保持他的这个本义,后引伸为背部的背,再后来就假借为表示方向的北,再加肉字旁表示背了。西,原字是 ,是栖息的栖字的本义,象鸟归于巢之形,表栖息之义,后借用为表示方位的西字。南,原字是 ,是枝叶茂盛的意思,后假借为南方的南。再如天帝的帝,本字就是瓜蒂的蒂,象形字,我们画一画就知道了,它就象瓜蒂之形,后假借为天帝的帝,再加草字头转注为瓜蒂的蒂。

    在这两类假借与转注中,我们发现,发生在实词与虚词之间的假借是硬假借,假借字与本字之间没有什么实在性的联系,但发生在实词之间的假借却不是这样的,它们之间是有意义上的联系的。比如表示枝叶茂盛的南字就因为南方枝叶茂盛故假借为南;表示鸟儿归巢的西字就因为太阳偏西而鸟归巢假借为西字;帝也是,瓜蒂之蒂本就是生命开始的地方的意义,天帝的帝也是如此,易言上天有好生之德。

当然不管是假借与转注都没有造出新的字来,所以六书中,前四种才是造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而在前四种造字方法中,对于汉字的生存与发展来讲,虽然说象形、指示、会意更为原始,更为基础,但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形声。

    我们知道大多数古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但发展至今天,大多数象形文字包括曾显赫一时的埃及古文字只具有历史化石的意义,成为了沉寂于历史长河中的死文字。唯独汉字不仅存活下来,并且发扬光大。这其中的原因首先是书写方式的差异。大多数象形文字是用面状图画的形式表示的,如古埃及文,虽然从象形的角度来讲,更为象形,但却因书写的复杂它只能为祭司与贵族掌握,无法通用于民间。所以古埃及文字随着古埃及贵族的灭亡而走向了死亡,玛雅文明也是如此。而中国的汉字却是用线条造形的,更为简炼,更易推广,这一点奠定了汉字生命力的基础。

    另外在这其中居功至伟的就是形声这一造字方法的提出与使用,这使得汉字几乎具备了无所不能的表述能力。只要能呼得出音来,汉字便可以通过“归类于形、近音为声”的方法把他给造出来。这种方法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但在甲骨文中,形声字只占百分之二十左右,而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到了近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份量,这足以说明形声造字法在汉字生命系统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它保证了汉字新字的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用以表述宽阔无垠的现实社会,从而也保证了汉字本身的生命力,不致于因无法反映与表述外在世界的变化而用尽废退。这其中一个明证就是,在不久的民国时代,我们仍造了许多的新字,如女字旁的她,还有元素周期表中的许多元素名称。因此,我们说汉字的千年传承,形声造字法居功至伟。

    说到形声字,在这再罗索一句。古今形声造字法是略有不同的。越古的形声字越具有形声兼会意的色彩。如钱、线、浅,为什么它们的声旁都是“戋”字,而不是千百的“千”呢,就是因为“戋(jian)”本意就是细小的意思,而不管是浅还是线,还是钱,都含有细小之意。再如清、倩、靓、菁、精、晴、睛、情等字,为什么用青为声旁,而不用轻重之轻的声旁呢,就因为它们也都含有清晰、亮丽的意思。以“肖”为声旁的字:梢、消、哨、稍、削都含有小而轻微的意思。在礼记中也有这么一段文字也较为清晰了表达了古代形声造字法中兼含会意的特征:如寝则无侵,房则有方……楹以盈而有所任,檐以瞻而有所到也,栌则颅然,楣则眉然,如是则宫室得其度矣。但在现代所造的形声字中这种色彩就弱了很多,比如元素周期表中的汉字就是比较纯粹的形声字了,而不再具有会意的色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