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战术之
(2010-10-08 18:03:26)
标签:
杂谈 |
营销战术之
-------交朋友与销量提升
感谢重庆的弟兄们,辛苦记录、整理和归纳,无以言谢,深表歉意。
提高店面销售现在主要在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促销,促销无怪乎是用广告的形式把客户找过来,执行到现在就成例行了,如同守株待兔:一手拿草,一手拿树,左右晃,撞到就是,撞不到就算了。
第二则是以提高店面销售技能的培训,提高技巧的方向应该是朝:产品好、我们公司好、我人好的方向进行提升!
对销售业代进行培训要抓住要点,其实也很简单:
第一天先把卖点背下来
其实店面销售技巧培训是在扬汤止沸,店外针对目标客户是釜底抽薪。
展开之前先对开会的事进行个小的建议。
会议的分类、作用及目的:一个人思考一个问题进步有限,大家集思广益后所有问题都会解决,大家都可以提升。
会议有几种分类,目的不同,开会的方法也就不能相同。
1、
2、
3、
4、
不能混到一起开,一个会也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也不要把会都开成政治性的会,做销售的把会开成政治会就是假的了!会议是决策,不是运营,切切!
店面管理:
店面销售一定是店外开发、店内成交(工具---NSSW 九流程),把店内的事放到店外处理,先交朋友,没有打算一个月内卖给你车,你买不买不重要,只要是朋友,将来能给我介绍人买也行。把成交客户变为交朋友,而不是成为敌人。朋友数量归零了,货币也就归零了(货币理论)。
进店的人店外玩,不要一进门就问:买车吧?买我的吧,最好今天就买;然后,三天两头就是打电话问买车不买,烦死?!
大家能够发现,现在不管买什么,只要留资,一年都不会让你消停。晕!平常去其他4S店都不敢留下自己的资料,因为他们太职业,把人都烦死了。所以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心里障碍在哪里?
现在的现状是:顾客想不好,都不敢进来;业务员因为成交率都有职业病;所以客人不来,来了也不留电话、资料。
守株待兔
顾客心理病
应当怎样的心态?不卖一百台车,交一百个朋友也行;不是朋友,见面能让喝口水也行!没有朋友就挣不住钱,当然活的就更不快乐。所以要给自己设定交朋友的目标,有朋友了就有生意,一切就会豁然开朗。做人要精神些,言谈举止上要特会交朋友。
有三类书应该研习:
一是《逻辑学》,有意识的看,这是说话的学问。谈话要有逻辑,并会偷换概念、偷梁换柱,目的是平顺转移话题、转移注意力,有效规避争端,交朋友必研修。
二是《哲学》,黑格尔、尼采…关于人的思想、思路原理,也是做事的原理。
三是宗教,自传体,悟性类的书籍,能打开心智,理解正道优术妙用,“思无邪”—一切永恒之本。
店里来的客户,如果是多个人决不能忽视同行的任何人,如果有小孩儿更是坚决不能忽视!
不能忽视同行的任何人,是因为你不能让任何人说你坏话。如果一起的几个人都说这个车好,只要一个人就是说不好,这个车成交的可能性也会非常小,很多时候参谋的一句话就能定输赢!
接待顾客其实有几种情况:
一是广种薄收,到处撒网,不断撒网。
第二种情况就是像种麦子一样,要翻地、撒化肥,这样的话收成会成倍的翻;但不能撒一把麦子就不管了,除非哪里发芽了才会重点培养,这样太功利!同时要天天种,天天割;不能种上一茬,三个月一割,可惜,现在营销方法多是如此。悲乎?
现在很多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做事而做事,很痛苦,不是快乐的在做事。如果带着痛苦去做,那是在为别人做,就比如对一个业务员来说,练本事和拿奖金那个更重要?当然是长本事为第一,如果十年能让我坐到总经理的位子上,可以让我这几年少挣一些,所以说,社会价值第一,金钱价值第二,博弈第三。
东方人讲人情,是有三个字,即“仁”“智”“勇”,为商务真经!
第一个字:孔子讲“仁”,仁者爱矣,仁者无忧。“仁”是从指两个人,延伸到一圈人(集体);有俩人之爱,延伸到朋友之爱;这个世界是由人的集体构成,没有朋友了就没有生意,没有了思想就没朋友;
第二个字:是“智”知曰,知者不惑。懂需求,才有亲和力;亲和力强朋友才多。
第三个字:是“勇”取舍,所谓勇者不惧。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有得有舍,有如比尔盖茨---真正商道高人!
儒学成于乱世,是研究人们需求的学问,以“仁”(朋友)为思想,以“智”(生意)为思路,以“勇”(舍得)为方法,何不可得?!
自然归“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朋友无穷尽,生意无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