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骗之杂谈

(2006-04-03 12:56:53)
一、骗之术

一个朋友被骗了个小强盾(小强盾是《仙境传说》中插有黄金盗虫卡片的盾牌,简称小强盾,持有这个盾就可以对巫师和牧师的一切魔法免疫),价值人民币1500元左右。被骗的这个朋友在服务器里赫赫有名,来自我当年的敌对公会。而骗他的人,则是当初和我同公会的朋友。

网络游戏里的骗事、骗术众多,屡见不鲜。这个来自敌对公会的朋友,作为一个网络游戏的老鸟,按理是不该中计的,何况骗他的人还和他保持敌对关系。因为在网络游戏这个能暴露一切人性的丑陋的世界里,许多人连熟人都骗,身处敌对公会的他何以如此的不小心?

事后知道整个骗局过程很简单,我公会的朋友找到了一个中间人与敌对公会的那人联系,说是把钱交给了中间人,中间人在网吧里看着他把小强盾给我公会的朋友,通过电话确认无误后,敌对公会那个人就可以从中间人那里拿到钱。

结果是敌对公会那个朋友交易了小强盾之后,我公会的朋友在电话里硬说自己没拿到,中间人于是也就不给钱了。被骗的那位朋友打电话报了警,在派出所里警察对此事表示无可奈何。他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其实想过我公会那些朋友会不会交易之后再来抢他的钱或者如何,他早已经做好了一切应对的准备,但没想到对方却在交易之前就下好了圈套。

其实,骗人就是这样的。中央台在采访一个被称呼为大陆赌王的家伙时,那家伙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演示了一些赌博中的骗术。许多人都以为赌博高手施展骗术是像港台电影里演的那样,明明拿着一张K,一出手就变成了A,但其实,输赢是早在发牌的时候就注定好了的。只有在被骗者想不到的环节下手,才叫骗。

17173的RO专区里曾有人讲过这样一个被骗的故事,他有个在游戏里要好的朋友,曾经许多次向他借东西用,并一直好借好还。有天他那个朋友被人杀急了,说是要借他的十字军号用一用,结果这一借,就被拿走了号里所有的东西。

那人在文章的结尾处说,他搞不明白,那人每次向他借东西,他从未推脱不借,并且自认为如果那朋友真想问他要装备,他也是乐意给的,何苦为了把那点破装备失去自己这样一个朋友?还有比这更有让人搞不明白的,如我的好友AOQcat。

AOQcat在天堂2里向一个浙江人买游戏币,付了200元钱之后,那人却没把游戏币交易给他。AOQcat于是打电话过去询问原由,那人答说正在上班,晚些时候会到网吧再跟他交易。结果一等就到了傍晚也不见动静,再打电话,还是那个熟悉的声音说,跟他交易那人已经被车撞死了,现在网吧老板和他正在太平间,说让AOQcat稍等,网吧老板来接电话。过不多时那个声音再次跟AOQcat说你好我是网吧老板,跟你交易那个人死了没关系,他欠你的游戏币我给你,我们做声音最讲究诚信,你等我到网吧联系你。结果晚上那人又以网吧老板的身份告诉AOQcat,自己的网吧被龙卷风吹刮没了。

AOQcat说他倒不觉得被骗了200块钱如何,只是不理解,就算对方明说不给自己钱,自己也不能把人家怎样,对方何苦编这么一大堆假得不能再假的谎话?我也诧异于那哥们对角色扮演的痴迷程度,料想他如果跑去演连续剧一定火遍两岸三地。但归结其来说,如果能让人想明白为什么,谁还会被骗?人们认为不值得,没必要的事情,恰恰正是行骗者下手的地方。“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句话用来形容骗术简直再准确不过。

二、骗之杀熟

于行骗者而言,伟大的友谊不过是诸葛亮的草船。许多人都纳闷如果曹操不放箭的话,诸葛亮岂不是白跑一趟么?却没曾想骗本身就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白跑一趟又如何,除了浪费点时间之外毫无损失,而且小说里诸葛亮还会延年益寿的妖术,当时他又不知道自己会在日后被魏延搅局,岂有不借箭的道理。

所以,行骗者既然认定了欲骗的东西比友谊珍贵,他来行骗根本是一定的,更何况骗局过后行骗和被骗双方依旧保持着友谊的情况还普遍存在。

但凡是被骗后暴跳如雷、伤心欲绝者,其内心深处对东西和友谊比较的结果大抵也是如此。我就曾无数次以请客为由头约好友AOQcat出来吃饭,酒足饭饱之后告诉他自己没带钱,他是从不因而对我发脾气的。当然前提是我们每次吃饭喝酒也就百八十块,如果一顿饭宰他个千八百的,那么他还是会勃然大怒的,所以我只好连续骗他十多次了。

这就不难看出,虽然只要是抱有目的性的言而无信都可以算作骗,但在每一场骗局中,受害人对被骗这一事实的认定还是都经过比较的。如果受害人认为被骗去的事物是友谊可以承受的范围,那么他自然就不会有过激反应,甚至心甘情愿的被骗。

譬如说网络游戏里,有些现实中认识的朋友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打到一件好装备,他的朋友说先给我两天,过一段还给你。然而却在用过之后就不还了,但被骗者还是觉得无妨,这是因为他抱着都是朋友,为了个装备无所谓,为了件装备不值得的心态,所以他们甚至会将这些事引以为笑谈,骗也就不在是骗,而是赠与了。

那些被朋友拿去了装备便提出要断绝友谊的受骗者,其实因为他自己把东西看得比友谊珍贵也未可知呢,否则怎么不见行骗者提出断绝友谊的?或者存在这样的情况,受骗者认为被拿去了东西无所谓,但关键是须得要个说法,却又怎么知道行骗者是否因为抱着“大家如此亲密的兄弟,借你个东西不还了你还打什么招呼”的心态才借而不还的?

事实上,越是相熟的人之间,越是情分越深厚的人之间,骗的也越多。上学的孩子在跟家长要钱交学费时无不保证说一定会发奋图强的努力学习,结果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夫妇两人十几年的积蓄少则数万,多则十数、数十万扔在孩子身上换回的却是一大串鲜红的零分,这种事换在哪里都是典型的诈骗,然而可曾见过有哪个孩子认为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又有哪个家长指责孩子行骗的?

所以,其实骗与非骗的根本问题在于,双方对于彼此情分的高度的认识,以及自己的心态。这世界上任何相互熟悉的关系之间都存在欺骗,关键在于如何去理解,并非“如此亲近的人不该骗自己”,而是“正因为他和自己如此亲密,所以才有骗自己的权利。”

忘记了是哪部电影里有句台词说朋友是用来出卖的,一个人经历种种磨难和另一个人成为了朋友,如果不能骗点什么东西的话,他图的是什么?起码他还以自己的感情作草船,骗到了朋友的感情吧?如果“为了这么点东西失去一个朋友值得么”这句来自受骗者的谴责当真是真理的话,那么受骗者首先应该以身作则的去琢磨琢磨这句话的含义。

只有李寻欢这种被骗去了家产和老婆,却依然可以把人家当成大哥(很抱歉我忘了他大哥的名字,我只知道那个绝色美女叫林诗音)的人,才是真正懂得“为了这么点东西失去一个朋友值得么”个中含义的人,也只有他,才够资格说这样的话。

三、骗之杀生

信佛的人宽容是因为他们认为别人做错的一切之所以惹得自己生气,是因为自己的修行不够。我很赞赏这样的观点,但我自己是绝做不到这一点的。但可能是因为不存在为失去一份友谊而惋惜的心态,所以许多人在被陌生人骗了之后大多只感叹自己的无能和不小心,对陌生行骗者的恨意却远小于对身边骗自己的朋友。我坚信这种人绝不是因为信佛。

被陌生人欺骗后的恨意,大多来自心有不甘。那个被骗去小强盾的敌对公会友人,在电话里诉苦时跟我说他倒不在乎那几个钱,主要是这么被骗实在觉得窝囊。而对行骗者的恨意和报复手段其实就是他们证明自己不窝囊的手段。

我在网络游戏里就有过被骗的经历,当时不知道是谁在网络游戏《仙境传说》里起了个和AOQcat一样的名字向我借王冠和妖耳,这在当时可都是稀罕物品,于是我就理所应当的被骗了。那时我也觉得自己窝囊,怪自己不小心。但我所采取的方法是立刻花钱买了一顶+8的王冠顶在头上,并撰文一篇发在17173上,号召服务器里所有骗中之能手来骗我的王冠,谁能骗走我还赙赠同等价值的人民币。结果一直到我离开游戏也没能如愿的再被骗一把,钱也用去喝酒了。

我之所以这样做而非采取报复手段,除了因为我不知道到底是谁骗了我之外,还因为那个著名的专门揭穿骗子的司马南。中国地大物博,所以到处都有自称会特意功能的怪物四处骗钱,司马南对待这些怪物采取的揭穿方法是扬言只要谁能当着他的面表演出特意功能,他就给谁100万美金。如果真有这么个怪物出现,那么司马南对他的捐赠无疑就是为科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没有这么个怪物出现,则证明所谓的特意功能都不存在,否则谁会放着100万美金不拿,偏去骗寻常老百姓块八毛的小钱?

更重要的意义是,司马南拆穿特意功能这一做法,对行骗者来说无异于让北京天上人间的姑娘们都脱光了衣服在门口站着,路上行人却只能看不能摸。我的做法也如是,+8王冠在当时的服务器里绝无仅有,乃行骗者所欲也,然而他们偏偏知道这王冠在我手里就是拿不到,让他们欲火焚身却欲求不满。

但许多人对我这一行为表示出不理解,他们只按常理去想认为应该财不外露。反倒是行骗者们能知道欲的可怕,行骗者之所以能屡屡行骗得手,往往也正是利用了被骗者的所欲或者所求。许多网络游戏里的男玩家们经常在发现自己的另一半胯下也有个物件摇摆的时候大呼对方骗了自己多少多少东西,却丝毫不曾想之所以会被骗,根源还在于自己的欲念。

虽然好色乃男人之常情,但因为只因为是常情便对自己好色的避而不谈未免有失公允。杀过王八的人都知道要剁它的脑袋方法有二:其一是拿根筷子给它咬住,它会死死的不松口,这时用力将其脑袋拽出来就可以剁下;其二把王八翻个个儿,王八必会伸出头来企图翻身,也可趁机杀之。这就是利用王八的咬住东西不想撒嘴和想翻身的欲望,你说这是拿刀的人聪明还是王八自己活该?

当然我无意于雪上加霜的给被骗者们再来个当头一棒,只是所有被骗者不妨回去细细想想,到底贪小便宜吃大亏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想通了,自然也就觉得自己的被骗十分可笑,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小欲则受小骗,大欲则受大骗,所以不妨把古话无欲则借用到这里,只有无欲无求了,才能不至于受骗。

而我把行骗者凉在一边,却在这里尽数落受害者的不是,倒并非因为我自己也属于行骗者的一员,实在是因为骗子头上没刺着字,像《天下无贼》里傻根那种扯着嗓子问谁是贼的事我干不出来。我只能在此泛泛的提醒还没被骗的人,你们的欲念将是被骗的原因,也告诉已经被骗的人,你们并非没有责任。至于看客们现下应该明白,骗与被骗,实在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儿,骗子固然可恶,至少半数受骗者却也没好到哪里去。

四、骗之人

中国是个格外“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地方。金庸小说《鹿鼎记》里的韦小宝是个骗之大者,骗来了高官俸禄,骗来了金银财宝,还骗到手了七个如花似玉的老婆。像洪教主之流受害者对他的痛恨程度不屑说也是大家能够想象的,然而在读者,尤其是男性读者心目中韦小宝简直是偶像,尤其是他骗老婆的本事,更有甚者如陈近南都进了棺材还以为收了个好徒儿。

相形之下网络游戏里的骗实在有点拿不出手,说不出口。我的身边不乏骗子和人妖,每每他们向我吹嘘又骗了谁的钱或谁的感情时,我都替他们害臊,很想说他们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然而越是这样没有技术含量的骗,越是招人们所恨。翻翻网络上和报纸上那些唾骂骗子的文章,说得哪一件不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然而我却觉得这些行骗者是很值得钦佩甚至可爱的。倒退至几年以前,《网络创世纪》的玩家动辄便说国外的玩家素质高,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真的可以在游戏里把自己当作一个铁匠或者裁缝,每天一上线便跟个NPC似的在那里打铁做衣服卖东西,好几个小时风雨无阻,并且一坚持就是几个月。我想,在中国的网络游戏里,除了PK者和行骗者之外,再没哪个人有这般毅力和敬业精神了。

我并不认为在网络游戏里的行骗者在现实里也都是骗子。一个在现实里够本事骗吃骗喝的人,绝没空在网络游戏里浪费时间。我也不认为网络游戏里的行骗者如旁人咒骂的那样现实中一定没有朋友,相反他们大多在现实里朋友不少,他是只骗网络游戏里的朋友而已,并且还会有许多现实里的朋友帮他骗人。

都说横人的毛病是怂人惯出来的,其实网络游戏里行骗者的毛病也都是人们惯出来的。我常见到许多被揭穿了是骗子的人,依旧可以在网络游戏里有许多朋友,那些朋友的心态无非是反正他没来骗我,所以不以为意,甚至还有人抱着他真的是骗子吗的疑问主动与之接近,给予行骗者骗人的机会。

经常能见到许多不知是身上有屎还是犯贱的人说自己知道谁是骗子,只是没想到他会骗自己,或者没想到那些传言都是真的,他真是个骗子,说得义正言辞,仿佛无以反驳。让我看着都很想替行骗者问他们一句,你们都知道我是骗子了还跟我做朋友,不骗你们骗谁啊?

所以说,骗其实是一门手艺也是一门艺术。男人间聊天经常互相问:“你丫又跟哪儿骗小姑娘呢?”就是对骗这门艺术最大的肯定,能把骗发挥到及至者如韦小宝,你可以问问他七位夫人的感受,想必他们被骗的经历在老了以后也是每每回味嘴角挂着笑容的。

在赵本山《卖拐》那个系列小品里就能看出骗的学问。要骗,首先要能说会道,要机智聪明,要随机应变。能把受害者忽悠的受了骗还念你的好,跟你说谢谢,这是骗的次高境界。至高境界只有女人能做到,就是在网络游戏里被动的耍弄那些追求者,还让他们觉得被自己骗是种莫大的幸福。

每一个行骗者都是很好的演员,杀熟者需要付出长期的感情,经历种种的磨难获得受害者的信任,杀生者需要在短时间内极近所能的想法谋划骗的过程和细节,并兼策划执行与一体,实在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他们才是最应该得奥斯卡最佳男女演员的人选,他们才是最应该成为大众偶像的明星。然而,然而他们的所做却不能得到世人的认可,骗之小者遭人鄙夷,骗之大者亦无法遗臭万年。

就连恐怖份子都能宣称对某某事件负责,然而电视上揭穿了那么多骗术,却不能标上骗术发明者的名字。这是行骗者最大的悲哀,也是对行骗者最大的惩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