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话媒体推广设想

(2006-03-31 17:46:37)
由于我不清楚童话目前和哪些平面/网络媒体有广告业务,暂时我也就无法说出本次童话本次媒体推广所需要的全部文章数量。但是因为这次活动耗时较长,所以初步估计这个数字绝对不小。

鉴于此,我认为这次活动的媒体宣传主攻方面应当放在网络媒体上,论坛的攻势和持续性新闻的发放是其中的重点。宣传手段自不必我多说了——唯一的一点小建议就是多放些照片,照片相较文字对玩家的说服力更大些。

而在平媒方面,目前我所能想到配合活动的造势过程如下:

7月刊物目前已经截稿,是否在其中已经安插了大量关于活动介绍/评论的稿件我不清楚。如果没有,那么这就意味着活动开始的第一个月效果要多少打些折扣。务必挑选电脑报,电脑商情报,大众网络报之流出刊周期短的媒体进行以评论为主的宣传。

第一期,评论围绕此次活动的意义:以诸如是“放长线钓大鱼”?是“赔本赚吆喝”?是“真心诚意为玩家着想?”还是“吸引了眼球就算完事?”等等论点进行4篇为一组的专题讨论。每篇字数在2000字为宜,需要版面大约2版。
第二期,评论围绕玩家对此次活动的看法进行:以诸如“玩游戏就是玩游戏,根本没打算要你的PS和汽车”,“玩游戏还能赚车?做梦都发笑”之类的观点进行2篇为一组的专题讨论。每篇字数在2000字为宜,需要版面大约1版。
第三期,以对活动的进程报道为主,讨论可以暂停一期。同时可以考虑安排采访。
第四期,抽奖已经开始,这个时候我认为应当是矛盾点出现的时刻了,我比较期待出现的矛盾点是,第一次抽奖的获奖者由于参与过类似活动,所以不信任游戏公司没来领奖,而在得到消息公司确实肯给玩家奖品后,玩家又来索要奖品,于是公司在颁奖仪式已经结束后,还是把奖品又给了玩家(当然,我没参与过类似活动,有公证机关公证的情况下这种矛盾点是否可能出现我请不知道)。于是第四周全部软文围绕于此展开:“真有公司肯为玩家花钱论点的评论”,“上述事件的记叙性文字”以及“对这位玩家的采访”。(或者此次活动过程中,有台PS2玩家拿回家后发现是坏的,而公司出钱为玩家更换了新的PS2)

在7月份4周周刊的平媒宣传同时,8月份媒体的安排也该在7月第一周着手进行准备,而根据经验,以往月刊上对于游戏活动的报道都是点到为止,宣传效果有限,更多还是进行一些总结。所以我想还是以单篇总结性文章便足以应付,而根据不同媒体风格,应该以活动花絮报道,点点内幕披露为主,风格一定要轻松有趣,如果可能,以大量的图片代替文字,或者以大量的恶搞语句调节读者口味也是不错的方法——目的是让还不知道,还不关注,还没参与近来的玩家/读者至少能够知道这次活动。

8月份周刊的报道是我想应该与7月份形成呼应之势,而如果7月份的宣传成功——已经吸引了一定的关注度,那么8月份的软文量也可以酌情降低,把更大精力投入到网络媒体宣传上:

第一期,以采访做为主攻:厂商方面“送了PS2又送车,这么做,值不值?”,“不冲游戏我冲车,这么玩,爽不爽?”。版面安排建议为一个半版到两版之间,而以这个对立的采访思路可以进行多组采访,在平面媒体安排版面的同时,可以在网上以新闻形式同期放出。
第二期,安排玩家故事类文章:题目以及中心思想为:我是被活动骗进童话这个游戏的,但是在接触了这个游戏以后,我深深的爱上了这个游戏。
第三期,延续上期的宣传路线。
第四期,发放大量颁奖图片,并配以评论:主题围绕“这是游戏业内耗时最长的活动,也是最成功的活动”,“从本次活动中,我们应该看到中国还是有商家愿意为玩家考虑的”。以及客观的对本次活动的品评,包括优点的,也包括缺点的。文字要诚恳,切忌夸大。

而后9月份月刊媒体的软文依旧沿用8月份月刊软文的风格和路线,但配以更多的图片,和更多的花絮。

以上,是我对本次童话活动在平面媒体上宣传的一些设想,总的来说,我认为活动耗时长是好事也是坏事,在长达2个月的10期媒体刊物上,很难在同一个活动中找出不同的各种闪光点,所以我的这些想法目的还是引起更多的思路。而我一直没有分析的网媒宣传,主要是我认为网媒的宣传两大重点:新闻、论坛攻势都是需要付出大量劳动,而创新可能性不大的方式。惟有依靠客服部门和写新闻者的努力。希望,这次活动能够圆满的成功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