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在周而复始的日子

(2006-03-31 15:27:26)
许多人在极度渴望着踏入游戏业的时候,他们往往认为那将是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就譬如3年前的我;而许多已经身在这个行业中的人,才发现可能这是唯一能做下来却依然不太适合自己的职业——就譬如现在的我。或许同在这个行业里的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在自己进入这个行业的三年以后,我发现自己越发被这个问题所困饶。

我现在正在北京一家中型网络游戏公司市场部任职,月薪税前3500,如果你对比过其他一些大游戏公司甚至其他行业的工资水平,那么你一定会知道这是个中等偏下的工资水准。尽管在三年以前我曾经以月薪能超过1000为自己的理想,但在月薪800的基础上奋斗到今天,每一次为工资的提高所付出的努力却无法换来我对今天生活的珍惜和满足。

为了这3500元的月薪,我每天要早上8点左右起床,洗漱过后要赶在9:30分以前抵达公司,并一直在昏昏欲睡的状态下坚持到18:30下班,然后再坐一个小时的车回家。我无法通过加班等形式来让自己的收入增加一些,因为加班没有奖金,但迟到或者早退却会被严格的扣钱并受到批评。所以为了赚更多的钱,我不得不把每晚的时间用于写各类游戏相关的文字上面,这又让我无法保证充足的睡眠,最终导致上班连续迟到。往往每月月初发上个月工资的时候,我只能拿到两千七、八百元,我想你不难从缺少的钱上想到我迟到的情况多么严重。

幸而,每月一千至两千元的稿费可以在弥补这个窟窿,但谁能说用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换来有数的几个钱,这是值得的?我当然不敢去和做鸭子的比较谁付出的体力和精力更多,但我知道人家每月的收入里可以有一大部分钱拿来买各种补品调养身体,而在我从公司会计手里拿到工资的几个小时以后,这些钱就会如数递交到父亲手里,当然他的目的是为我以后的生活积攒下一点什么,就算起不到太大作用,也绝不能让我现在就把钱胡乱的花掉。

于是我每周的生活费只有200元钱,我知道相比北京最低生活保障线而言,这个钱已经足够了,但请注意,一个正在闯世界的年轻人他不是只要一日三餐就可以生存下去,他需要建立自己的交际圈。随便什么媒体的编辑走访厂商,于公于私的随便一次请客都至少要花掉我两周的生活费?按李敖的话说,行客请坐客,父亲无法理解为什么人家来拜访厂商却要我们请客?因为这些做编辑的人有一定权利决定着我们公司的软文版面大小,于公是爷爷;同时他们也决定着每个月我可以从他们那里拿到多少稿费,于私也是爷爷。

那么让我们简单的算一笔帐:作为一个市场人员每月我手机费的开销不会低于200元;我每周吃饭连同上下班坐车的开销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字,那么一个月就是800元;烟,总要抽的罢,大量烦琐的工作让我每天至少一包烟,按5元钱标准计算每月就是150元;再加上每月负担自己的网费200元,请客吃饭800元左右。平均下来每月固定支出2150以上,当然我是个特例,事实上更多业内的人还要面临交房租的问题,那么每月的支出又要凭空多了1000元。如果我再像一些同事那样经常去KTV唱唱歌或者去打打保龄,再交个女朋友,每月的钱能做到收支平衡就已经很不错了——我哪儿来的钱爱惜自己的身体?

就在近几天公司客服部的一位同事辞职了,原因是长期在电脑前坐着导致肾出现了些问题,医生对他说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通病。他离职那天把我和另一位与他关系甚好的同事一起叫进了楼道,对我们说千万注意身体,肾上没有神经,即使出了问题也很难发现,所以要留心,有必要的话最好也立刻去做个全身检查。当然不通医理的我无法判断他的话真实性有多少,但在那个每天让我抽20根烟的楼道里,听完他这翻话以后忽然开始觉得腰酸背疼就差腿也抽了筋,点上根烟竟不知不觉得咳嗽了起来,吓得自己也差点立刻请假去医院。

我想你可能会说,其实这种情况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都是极为普遍的,我实在没有大惊小怪和忿忿不平的必要。但我需要提醒一下,一个人参加工作最实际的目的大约只有两个:一是赚钱,一是为了前途。前者我已经很明确的说了,自己赚得钱并不多。至于前途,那更是我一直不敢去触碰的禁区。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当我身在游戏业内的时候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一位同行曾经总结过游戏业的一大经典:所有离开了这个行业的人无不发誓再不回来。这句话虽然证明不了游戏业是个很没前途的行业,但至少它印证了那许多人都曾经有过我这篇文字开头的思考。

进一步说,究竟是因为我喜欢、热爱这个行业才投身其中,还是除了投身这个行业以外社会之大已无我的容身之所?上个月北京电视台播放了一条新闻,中关村1000元月薪的职位竟可以引得许多海归派前去应征,且不说这事的真实性以及特殊性是否具有讨论价值,但至少这让我很清楚的意识到,当自己有一天脱离了这个行业时,我根本不具备与其他人竞争的资本。而即使我有,又能如何呢?

一位业内与我熟识的业内资深编辑在离职后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发出了百余封求职信,却连一个传统行业的小职员之位都不可得,只能感叹到在游戏业的一切所为都无法被主流社会所认可。在他求职的这段时间我恰巧与他之前的同时一同喝咖啡,我问那编辑,现在许多业内的高人都辞职跳槽甚至削尖了脑袋四处乱钻,巴不得找到一个跳出游戏业的机会,你怎么坐得这么安稳?那编辑回答,我也想跳,但在考虑了许多以后才发现,自己除了这个,什么也不会,能跳到哪里去?

很遗憾,长久以来自己虽然也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思考,但最终没能下定决心尝试一次逃离这个圈子。三年以来我已经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牢牢的与这个行业捆绑在了一起,并且我在这个行业里所释放的能力远大于我所获得的新知识,更可悲的是,当我在就职过的几家公司里从客服到产品经理的每个位置都做过一次以后,我才发现自己开始了不停重复前一天的生活。这种生活就像一个死循环程序一样将不停的运行下去,我盼望着能摆脱这个循环,但又清楚的知道结果会是程序停止。

每当电视里播放一些诸如“考古”等冷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拿着文凭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主持人为他们深表担忧的时候,我总不自觉的联想到未来的某一天,我拿着自己在各个游戏公司所做出的所谓业绩和一堆除了打游戏的孩子谁也看不懂的文字所组成的履历求职的样子。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我于是总算明白了自己其实不适合这个行业,好在这不是最遭的,更遭的是那天我的上司告诉我,年底了,是否双薪他没有获得通知,放假的时间他也没有得到通知,他唯一得到的通知是过节时候我们肯定要加班,并且没有加班费——喔,这才是目前阶段我唯一的苦恼和我唯一必须要做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