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作品集(130幅高清大图)

标签:
转载 |
分类: 书画艺术史 |
黄格胜,壮族,1950年出生,广西武宣人。1966年初中毕业后因文革辍学,1980年考取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师从著名画家黄独峰。1982年毕业留校,1987年任副教授,1995年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1998年任院长。现任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广西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广西区委主委、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任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西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广西民族书画院院长。
黄格胜是“漓江画派”的领军人物,他擅长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作品或气势磅礴、意境深邃、志趣天成,或端庄飘逸、绚丽雅秀、质朴自然。曾多次在海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漓江百里图》等个人画册8本。《漓江百里图》由中国驻美使馆赠予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以黄格胜作品相赠。
黄格胜:泼墨寄情写家园
《
当代中国画家中,能数十年持之以恒坚持深入生活写生的画家屈指可数,黄格胜走的这条以写生创作为主要手段的艺术道路,从创作手段来讲并非其独创,在他之前的诸多山水画大师如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等也都如此。他们采取的手段相同,都是深入生活写生创作,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艺术各有各的面貌、各有各的价值和意义。而黄格胜的价值和意义,正是他在写生创作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条富于新意的路。岁月证明,他走出的是一条成功之路,且最终由此而促生了一个新的南方画派——漓江画派的兴起,并因此也将黄格胜与广西美术史,乃至整个当代中国美术史紧密而又深刻地联系在了一起。
黄格胜把写生创作当作自己常年坚守的本分,在写生中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感受自然万物与社会生活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这种艺术实践来反复检验和反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真谛。黄格胜在艺术上的聪明之处,是他善于充分利用自己既有的有利条件来设计自己的实施方案。作为一个壮乡之子,他首先的切入点便是家门口的灵山秀水。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为了创作巨幅长卷《漓江百里图》,曾徒步走遍了漓江两岸,画了数千张的写生素材,后来这些素材凝练成了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漓江百里图》。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偶然发现了桂北山区的元宝山以来,这里的山寨便成了他百画不厌的重要题材。在这里画过多少张写生连黄格胜自己也已讲不清楚了。弹指一挥间,几十年他去了元宝山近百次,在那里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一个多月。其对山寨研究的熟悉程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连寨子里的每条狗他都叫得出名字。而那种艰苦的生活,也用黄格胜自己的话来说叫“吃得苦,经得累”。这次在中国美术馆圆厅展出的山水画巨作《壮锦》就是在这种深厚背景下产生的。
近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家园——黄格胜国画展”,所展出的作品是他数十年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成果,从总体内容上来看,是横跨了黄格胜自己各个主要时期的写生创作的精品。从题材上主要分为三类:漓江、少数民族山寨和祖国名胜。黄格胜画的漓江是在他深入观察之后进行的对景创作。艺术风格上,他主要把握了漓江最具特点的“清、奇、秀、润”四个方面的关键点,他的构图、笔墨、设色等都从这四个主要方面出发来考虑,这次展出的《漓江百里图》小中见大,能充分展现漓江之美。
少数民族山寨题材可以说是黄格胜用功最深的,展出的也多是八尺和丈二匹的现场对景写生创作,尤其是以二十八张八尺连接成的巨幅创作《壮锦》为黄格胜这一题材的集大成之作。其以丰富的内容与完善的技法,描绘出了黄格胜心中对壮乡那种雄浑博大的崇高感的追求,有一种非巨幅不能骋其情的豪气。这幅巨制显示出了黄格胜对山水画写生创作的一个新的高难度的巨大突破,同时也彰显出了他身上所饱含的旺盛的创作激情。
【黄格胜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