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大陆发行的古画邮票

标签:
转载 |
分类: 邮票艺术史 |
T33邮票 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
(1) 8分 龙凤引魂升仙帛画 600万枚
(2)60分 人物驭龙帛画 200万枚
1979.3.29。影写版。P11。 40mm×54mm 。28(7×4)。邵柏林。北京邮票厂。
中国战国时期楚国帛画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出土于湖南长沙。是迄今所见最早最完整的绘画作品。
定名为《人物龙凤》的帛画,1949年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纵31厘米,横22.5厘米。画面中部偏右下方绘一侧身伫立的妇女,其身着缀绣卷云纹的宽袖长袍,袍裾曳地状如花瓣,发髻下垂,顶有冠饰。在她的头部前方即画的中上部,有一硕大的凤鸟引颈张喙,双足一前一后,作腾踏迈进状,翅膀伸展,尾羽上翘至头部,动态似飞。画面左边自下而上绘一只张举双足、体态扭曲向上升腾的龙。
定名为《人物御龙》的帛画,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纵37.5厘米,横28厘米。画面正中绘一侧身执缰的男子,头戴高冠,身穿长袍,腰佩长剑,正驾御着一条状似舟形的长龙。龙首高昂,龙尾上翘,龙身平伏供男子伫立,龙尾上部站着一只长颈仰天的鹤,龙首下部有一向左游动的鲤鱼,人物上方正中画一华盖。
T89邮票中国绘画·唐·簪花仕女图
(1) 8分 簪花仕女图卷之一 1043万枚
(2)10分 簪花仕女图卷之二 708万枚
(3)70分 簪花仕女图卷之三 398万枚
1984.3.24。影写版。P11。54mm×40mm。28(4×7)。
[A](唐)周昉。[D]邵柏林。北京邮票厂。
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这卷画用笔朴实,气韵古雅,以工笔重彩依次描绘了5名贵族妇女和一名仕女的形象。春夏之交,她们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过着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这些贵族妇女体态丰满,服饰豪华。高耸的云髻,前面簪着步摇钗,头顶戴着不同的折枝花朵,身着齐胸的贴身长裙,外披敞领宽肥纱衣。点缀在人物中间的有两只可爱的小狗与一只丹顶鹤,画幅的尽头,竖立起一面玲珑石,它后面是一株盛开的辛夷花,粉紫色的花朵陪衬着少许的绿叶,把整个画面气氛装点得非常和谐。整幅画沉着艳丽的色彩,更展现了唐代人物画富丽工整的风格。画中描写的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说明唐代的社会政治比较开明,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才能够流传下来。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实主义人物画表现风格的开端,此前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宗教人物。
《簪花仕女图》无论是线条和赋色的技巧,还是对人物的刻画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画中伫立的妇女虽然装束相似,面容相仿,但却没有雷同呆板的感觉。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简洁而遒劲的长线条,十分准确地表现每个妇女各不相同的手势,又恰当地安排了复杂的色调,经过千年的岁月,这些颜色仍然很好地保留在画绢上,可见唐人用颜料之精。全图人物线条简劲圆浑而有力,设色浓艳富贵而不俗,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 此图绢本设色,无款识题跋,历代著录传为唐代周昉所作。周昉笔下的妇女形象多作浓丽丰肥之态,他是唐代仕女画的重要代表性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中享有盛誉,传世作品有《纨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等。
T135邮票马王堆汉墓帛画
(1) 8分 天上 2470.3万枚
(2)20分 人间 413.1万枚
(3)30分 地下 1780.7万枚
1989.3.25。影写版。王虎鸣。北京邮票厂。
(1)P11×11.5、40mm×30mm、50(10×5)。
(2)(3)P11.5×11、30mm×40mm、50(10×5)。
T158邮票韩熙载夜宴图
(1)50分 五代南唐韩熙载夜宴图
1706.85万枚
(2)50分 五代 南唐韩熙载夜宴图 1706.85万枚
(3)50分 五代 南唐韩熙载夜宴图 1706.85万枚
(4)50分 五代 南唐韩熙载夜宴图 1706.85万枚
(5)50分 五代 南唐韩熙载夜宴图 1706.85万枚
1990.12.20。胶版。P11。60mm×34mm。20(5×4)。5枚连印。王虎鸣。
此画中的主人翁韩熙载,五代时潍州北海人。后唐同光年举进士,文章书画,名震一时。因父亲光嗣因事坐诛,熙载逃奔江南,投顺南唐,历事李升、李璟、李煜三主,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韩熙载定居南京后的寓所,也即此画的发生地在今南京中华门一带,《同治上江志》载:“戚家山,在江宁城南聚宝门外,南唐韩熙载居此”。
国家邮政局1995年5月23日发行《虢国夫人游春图》特种邮票1套2枚。详情如下:
产品志号:1995-8T
发行日期:1995-05-23
所属分类:特种邮票 > 按年份编号特种邮票
售 价: ¥1.00元
全套枚数:2枚
《虢国夫人游春图》为绢本,着色,是一幅描写唐代贵族妇女闲散享乐生活的图画。图中的虢国夫人系被唐明皇宠爱的杨贵妃的姐姐。传说虢国夫人自恃美艳,生活尤为骄纵、奢侈、放荡。这幅画着重描绘了虢国夫人骑马游春活动中的欢悦和显赫声势,很有代表性。画面情节单纯,虽然也是前呼后拥,但并不喧嫖,悠游舒缓,充分体现出仕女游春时的轻松愉快感觉。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2年3月16日发行《步辇图》小型张邮票1枚。
编号:2002-5小型张邮票规格:142×50毫米,小型张规格:160×82毫米,小型张面值:8元 , 版别:影写,原画作者:阎立本(唐代) , 设计者:王虎鸣,责任编辑:郑复康,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9—1)T清明上河图60分1020万枚(9—2)T清明上河图80分1020万枚
(9—3)T清明上河图80分1020万枚(9—4)T清明上河图80分1020万枚
《清明上河图》的原画作者张择端(生卒年今不祥),北宋杰出画家。
画卷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以北宋汴京为背景,以汴河上下风光民俗为题材,逼真详尽地描绘了当时城乡人民竞相出游的活动。
据斋滕谦所撰《掘堂文话•卷八》统计画上工有1643人,2008头动物,比古典小说名著《三国演义》(1191人)、《水浒传》(787人)、《红楼梦》(975人)中任何一部所描写的人物都多。
张择端完成《清明上河图》画卷后,即进献皇宫,存宣和“御府”,宋徽宗赵佶对此画十分重视,用瘦金体御笔亲书《清明上河图》五字。1196年12月,金人攻陷汴梁(今开封市),《清明上河图》连同宫内许多财宝珍品一起与徽、钦二宗及后妃等被掠往五国城(今黑龙江省周围),金人在抢掠中只认金银珠宝,不懂此画的珍贵,后来流入民间,画上有了张著和金人张公药、王洵、张世积的撰跋和题咏。金元百年间的民间交流,《清明上河图》被收进元朝宫中皇家画院,但游牧民族出身的元贵族,亦不重视此画的珍贵,乃被画院书画家张氏,秘密把图偷出宫外,将一幅赝品送回宫中顶替。这幅真迹的《清明上河图》又开始了流浪生活,首先落于真定镇守,后又转卖给武林陈彦廉。陈失意后,杨准得到并题词,十年后又由云阳李祁之手转到静山周处。吴宽在记述中说到,明代《清明上河图》在大理卿朱鹤家,朱鹤识古书画,又精于雕刻,画上有弘治辛亥年李东阳题的长诗,诗中说画仍由朱鹤珍藏,后来被名士徐溥重金买云,常邀翰墨名流一起把玩、观赏、临摹,数年后他死的时候,让其孙徐文灿将此画赠李东阳,故画上又有了正德乙亥年李东阳二次跋交,讲述赠画一事,同时并写作了《清明上河图》一文,对《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形象作了详尽的描述:
“……人物则官、士、农、贾、医、卜、僧道、胥吏、篙师、缆夫、妇女、臧荻之行者、坐者、授者、受者、问者、答者、呼者、应者、骑而驰者、负者、载者、抱而携者、导而前呵者、执斧锯者、操畚锸者、持杯罂者、袒而风者、困而睡者、倦而欠伸者、乘轿而搴帘以窥者、有以板为舆无轮箱而陆拽者、又有牵重舟溯急流极力寸进,圜桥匝岸、驻足而旁观皆若交欢助叫百口而同声者……”从李东阳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张择端把世间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物,全部惟妙惟肖地绘进了这幅风俗画卷,从而使我们得到一种很高的精神享受。
后来,《清明上河图》几经易主,到嘉靖年间奸相严嵩得知学者王氏购得《清明上河图》,乃依权势从王手中强要去此画,经鉴赏家、裱糊匠辨认,发现是赝品。后来,严嵩失势后,儿子世蕃被杀,严蒿被革职、抄家,《清明上河图》也随之入宫。据詹景凤在《东图玄览编》中说,朝官朱希忠深知嘉靖皇帝不喜欢书画,乃与一内臣密谋买皇上的《清明上河图》,被太监冯保听到后,知道此画珍贵,乃开箱将《清明上河图》盗走,先藏于御沟石缝中,待日后有机会时偷出宫去,可巧正逢近日天降大寸,画被污水泡烂,一代名画历尽千辛万苦,从此结束了它不幸的一生。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5年9月28日发行《洛神赋图》特种邮票1套10枚。详情如下:
志号:2005-25
图序图名面值发行量
(10-1)T洛神赋图(局部)80分890万枚
(10-2)T洛神赋图(局部)80分890万枚
(10-3)T洛神赋图(局部)80分890万枚
(10-4)T洛神赋图(局部)80分890万枚
(10-5)T洛神赋图(局部)80分890万枚
(10-6)T洛神赋图(局部)80分890万枚
(10-7)T洛神赋图(局部)80分890万枚
(10-8)T洛神赋图(局部)80分890万枚
(10-9)T洛神赋图(局部)80分890万枚
(10-10)T洛神赋图(局部)80分890万枚
邮票规格:50×30毫米(第一图、第二图、第八图和第十图),60×30毫米(第三图、第五图、第六图和第七图),40×30毫米(第四图和第九图),齿孔度数:12度,整张枚数:10枚(连印),整张规格:276×110毫米,版别:胶雕,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设计者:王虎鸣,资料提供:故宫博物院,印制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责任编辑:赵蕾。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6年12月3日发行《神骏图》特种邮票1套2枚。详情如下:
志号:2006-29T
图 序 图 名 面值
(2-1)T 神骏图 80分
(2-2)T 神骏图 80分
2006年12月发行的中国古代名画系列邮票《神骏图》,史传为唐代韩干所画。韩干,京兆人,即西安蓝田人,唐中期杰出的宫廷画家,以画马著称于世。诗人杜甫称其画马“毫端有神”,苏东坡称其“韩生画马真是马”。《唐代名画录》中称韩干画马“皆擅一时,足为稀世之珍”。
韩干所画之马,线条飘逸,赋色华美,形神一致,已达到出神入化,让后人仰视的高度。唐代张彦远在画论《历代能画人名》中就评价韩干画马为神品,“古今独步”。
这幅画中,韩干匠心独运,马占全幅画一半的位置,重点异乎寻常地突出。画中马为白色,踏水而来,可能受了《蜀书》先主传中“马跃檀溪”故事的启发。马跃檀溪,描绘的是白马一跃三丈,救了刘备,神骏异常,当时是民间话本说唱脍炙人口、影响广泛的故事。
唐代崇尚大宛马,韩干所画之马即为大宛马,所以他特别突出了马的硕壮和英姿勃勃的神采,和汉代马踏飞燕腾跃的造型、唐代的三彩马以及昭陵六骏的风格,一脉相承。
画面中,环境古茂静寂,山石平坦广阔,一匹刚在山涧洗漱一净的白马,踏水而来,白马昂首,张口扩鼻,动势犹存,气喘未定,神态中自然流露出见到主人的欢快情态;马上童子一手持缰,一手执策,神采飞扬;主人支遁一手拄榻,撑住前倾的身板,一手置马杆于屈起的膝上,全神贯注,已顾不上袈裟零落,热切地注视着飞驰而来的爱马,其情其景,创造出一种无染无杂,返璞归真,超然空寂的通明境界。而与支遁对坐一高冠人士潇洒侧身,与恭谨直立持鹰仆从,三个人一前倾、一侧身、一直立,形成一种律动之美,视线全部集中于奔来的白马这一点,画面呼应,动静对比,奇情异趣,跃然纸上。
作者以精湛的笔墨技艺,生动描绘,“树石勾而不皴,水波浪花尤见功夫”,以形与神,处处精工入微,简洁的空间结构,整体上给你一种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画中的故事,发生在江南苏州的支硎古刹。支硎古刹为支遁创建。支硎山又名观音山,因山多平石,平石为硎,故名支硎山。可惜古刹1966年文化革命中被毁,片瓦无存。
现今遗址在苏州高新区枫桥镇支英村。支英村的英字与硎字同音,1958年改支硎为支英国宝级的稀世珍品《神骏图》被搬上邮票,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作为韩干乡党的西安人的骄傲。《神骏图》展示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辉煌成就。真乃是:“韩生画马”非凡马,“毫端有神”名古今。
邮票规格:44×33毫米,小型张邮票规格:40×78毫米,小型张外形规格:126×90毫米,胶版印刷(邮票采用压凸印制工艺,小型张边饰采用丝网印刷工艺),为配合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活动,另印制《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绢质小型张1枚(采用胶印、香味油墨印刷等工艺)
中国邮政定于2010年3月20日发行《富春山居图》特种邮票1套6枚。详情如下: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倾尽毕生精力的杰作,始画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完成于至正十年(1350年)。它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笔墨清润,意境简远,布局疏密有致,跻身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列。而黄公望也以其在山水画上的成就,名列“元四家”之首,成为明清山水画界极力推崇的宗师。
中国邮政定于2013年4月13日发行《捣练图》特种邮票1套3枚,小型张1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3-8
图序
(4-1)T
(4-2)T
(4-3)T
小型张
邮票规格:44×33毫米,齿孔度数: 13度,整张枚数: 10枚,整张规格:
160×158毫米,小型张邮票规格:158×37毫米,小型张外形规格:176×68毫米,
小型张齿孔度数:13.5度,版 别:胶印,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设 计
者:王虎鸣,资料提供:北京全景视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责任编辑:秦巍,印 制
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这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下窜来窜去。画家采用“散点透视法”进行构图,把整个捣练的劳动场面分三部分呈现在读者面前。画面中的人物与场景 真实生动,充满生活情趣。
为纪念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美国藏中国古代书画珍品展”于11月2日在万众期待中开幕。在众多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中,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最为引人注目。时隔150年,这件古代工笔仕女的巅峰之作终于得以在故土展轴开卷。
中国邮政定于2014年3月1日发行《浴马图》特种邮票1套3枚,小型张1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4-4
图 序 图 名 面 值
(3-1)T 浴马图(局部) 1.20元
(3-2)T 浴马图(局部) 1.20元
(3-3)T 浴马图(局部) 1.50元
小型张 浴马图 6元
邮票规格:50×38毫米(一、三图),57×38毫米(二图),齿孔度数:13.5度,整张枚数:15枚(5套,3枚连票),整张规格:183×235毫米,小型张邮票规格:153×31毫米,小型张外形规格:172×62毫米,小型张齿孔度数:13.5度,版 别:胶印,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设 计 者:王虎鸣,资料提供:故宫博物院,责任编辑:王静,印 制 厂: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浴马图》是现今所见赵孟盥砘谐叻洗蟆⒊∶娓丛印⒆罹叽硇缘淖髌分弧G嗦躺枭且环憬恰⒅芯暗娜寺砉适禄J惴⒘俗髡叨允⑻剖逼谥泄缁岱比倬跋蟮南蛲驮尢局椤4送挤秩氤亍⑾丛 ⒊龀厝鱿附诿杌媪寺碣脑÷淼那榫啊9不9人14马,人皆唐装,马均丰肥圆厚,神情、姿态皆轻松自如。此卷画溪水一湾,清澈透明,梧桐垂柳,绿荫成趣。骏马姿态各异,神态生动,有的立于水中,有的饮水吃草,有的昂首嘶鸣,有的卧立顾盼。马倌们牵马临溪,或冲浴马身,或在岸边小憩。人物、鞍马分别施以不同色彩,丰富浓郁而又清丽,做到了色不掩笔。用笔精细,色调浓润,风格清新秀丽。代表了赵孟钊宋锇奥砘械牡湫头缑玻欠紊窦姹浮⒚钜莶⒕摺⒎绺窀哐诺囊帐蹙贰
钤明韩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