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新疆“三区”邮票亟待深挖广证

(2015-07-14 11:28:04)
标签:

转载

分类: 印花税票史

新疆“三区”邮票亟待深挖广证

程一鹤

 

提要:新疆三区革命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自行发行货币、自定邮资标准,并自行加盖和印制发行邮票,独立经营“三区邮政”达5年之久。这在新疆乃至中国邮政史上比较罕见的,长期以来备受区内外集邮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三区”邮票的具体种类、学术研讨和研究成果等进行了阐释,并明确提出要真正揭开“三区”邮票的神秘面纱,尚存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考证。

 

关键词:“三区革命”  邮票  研究

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之际,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的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个专区爆发了少数民族群众反对军阀盛世才、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武装暴动,作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运动的一部分,汇入了新疆和平解放的历史洪流中,史称“三区革命”。当国民党反动派政权被彻底推翻、建立起三区革命临时政府后,由于社会、历史、政治多方面缘故,这里的邮电事业经历了一段较为曲折复杂的历程,即在三区革命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自行发行货币、自定邮资标准,并自行加盖和印制发行邮票,独立经营的“三区邮政”达5年之久。这在新疆乃至中国邮政史上比较罕见的,长期以来备受区内外集邮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情况,有助于学术研究和交流,现将“三区”邮票的沿革和种类,以及在学术研讨中种种推测和有争议的几种意见,归纳整理并摘引表述如下。

一、“三区”邮票的具体种类及历史沿革

三区革命临时政府于19441112日在伊宁成立后,至1949年年底,独立经营“三区邮政”达5年之久。在此期间,自行加盖和印制,分别发行和使用了塔城加盖票、伊宁加盖票,“星月图”BTP票和劳动人民图邮票。

1、初期发行的塔城、伊宁加盖票

三区革命临时政府于 19441112在伊宁成立。三区政府在初期未及发行邮票,而是利用国民党政权遗留下来的中华邮政邮票、汇兑印纸、税票加盖戳记后继续使用。根据目前了解到的情况,计有塔城加盖票和伊宁加盖票两类27种。

A、塔城加盖票

塔城加盖票的种类

此套加盖票到底有多少种?目前说法不一,各种目录及国内外邮刊上有一些报道文章:1947年《近代邮刊》第21期张赓伯先生报道有8种;1980年日本《中国切手部会报》第23期田中茂雄先生报有l0种;1985年塔城档案馆送展邮集中有7种;1989年《新疆集邮》李一民先生报道有13种;1993年版《新疆集邮论文选集》樊伯钦报道有15种。

中国著名集邮家马任全曾两次向国家捐献多年所藏的解放区珍邮,其中有三区邮票,但始终未能搞清楚内有几种。(2009年,经其子、全国集邮联会士马佑璋先生协助了解后给予回复:“1982年第二次捐赠中有1944年伊宁加盖全套,内二角面值(原票)横双连红戳残片,共11枚。”)

以上各时期的文章都是只见文字报道,均未附票品图片。

塔城的郭向群先生通过多年努力收集,现已收集有16种(见下附图),但缺少上述报道里的4种(限新省贴用孙中山像普票2角、25分、15角、5元),郭先生新发现另补充了5种(限新省贴用孙中山像普票1角、中华邮政汇兑印纸50元、国民政府印花税票5角、4元、10元)。这样结合实物及资料统计,目前所发现的“塔城加盖票”合计已知共有20种。

郭向群先生介绍说,加盖塔城票的菱形戳有大小不同两种:大型戳对角线18×17mm,边框为单线,小型戳对角线为17×16.5mm,边框为双线。

20种分别是:

小菱形加盖票2

限新省贴用孙中山像普票l角、百城凹版蓝4元;

大菱形加盖票18

限新省贴用孙中山像普票红4角、绿1元、2元、3元、(2角、25分、15角、5元缺少实物);限新省贴用百城凹版蓝4元;欠资票1角、5 角;中华邮政汇兑印纸:1角、2角、503种;

印花税票5角,1元、4元、10元。

小戳加盖4         大戳加盖4         

     塔城加盖票在何地加盖

郭向群先生说该票是在塔城发现,而实际加盖地点,据调查分析,菱形戳应该是在塔城专区银行加盖的,故集邮界称其为“塔城加盖票”。但张应祥先生认为,“塔城加盖票”并非当地印制,而是在三区政权所在地伊宁统一印制好以后发下去的印花税票。

塔城加盖票的加盖时间

现也存有不同意见。张赓伯先生在《三年前的国耻票》文中提及“(1945年)八月初,敌将邮局所存加盖于中信版之限新省票,以菱形木戳加盖使用。”这是指19458月初邮局出售,而不是邮局发行日期;而郭向群先生推论该票发行时间是19461月,不可能是19458月初。支撑其观点的重要依据是1945924日塔城专区银行致塔城邮电局的144号函。公函全文是:

塔城专区邮电局:

根据“临时政府”国家银行第395号函的精神,财政经济厅寄来的邮票,我们已收到。邮政用票,面值一元按原新疆币25元计算。

你们所需的邮票,请从我单位领取。目前你们所掌握(原民国)邮票,请作统计办好有关手续后交我行。

                                      塔城专区银行

                                      1945924

郭向群先生据此认为,144号函完全证实了19458月初塔城没有发行加盖票的事实。不过,这也出现了一个疑问,如果塔城加盖票是1945924日以后加盖的,那么张赓伯先生文中所说的八种加盖票和实寄封的时间就“提前”了。

而李若彬先生根据三区临时政府邮电通讯交通局1945315日发布的通告“从即日起,恢复伊宁为绥定,霍尔果斯、宁西(今察布查尔)、特克斯、昭苏、巩留、巩哈(今尼勒克)、巩乃斯等县的业务。凡发往以上各县邮件,一律送本局加贴邮票邮递。”认为,“塔城加盖票”开始使用时间是194535日。

除以上确切发行时间的争议以外,关于塔城加盖票还有一些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诸如,财政经济厅给银行寄邮票,邮电局需要邮票得向银行领取,为何邮票不直接寄给邮电局?塔城加盖票是哪个单位加盖的,是经济厅加盖的还是专区银行加盖的?

B、伊宁加盖票。

现知伊宁加盖票有7种。伊宁加盖戳系长方形,边框长15×20MM,戳上角有星月图案,文字为艺术化了的维吾尔文“国家银行” 戳内文字与塔城加盖票相同为“国家银行”,戳质为橡胶。邮票上的加盖戳油墨是紫色的,而盖于印花票上的是果绿色。

7种是:

限新省贴用孙中山像普票:1角、42种;

新疆省政府印花税票壹角飞机图(黄绿色)、壹角飞机图(黄绿色)加盖“烟酒”二字、伍角(蓝色)盛世才像、壹元(淡紫色)盛世才像、税票红字   加盖“限新省贴用”六和塔图65种;(见下附图)        

《新疆集邮》1990年第二期刊登李一民先生《新疆伊塔阿三区票初探之三》,文中说:“最近在博尔塔拉州档案馆发现,1946812日伊犁专员公署寄博乐县政府(自编号319)邮局挂号1565,贴两枚“伊宁加盖票”的实寄封就是证明。”并附有实寄封图(看不清晰,看不到邮票上的加盖戳)。 桑新如老先生首先提出来,三区加盖票中应该还有“伊宁加盖票”。

其后,1990年初时任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邮协秘书长孙朝前先生等数人,去州档案馆查阅三区档案,除发现1948118伊犁专员公署发布的调整邮资命令外,还发现了李一民先生文中提及的实寄封,此封已从背面完全拆开,翻过来写有某人的申请。孙先生将原件复印,并拍摄了彩色照片,上报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集邮协会。 

据郭向群先生介绍,他本人见过这张照片。这枚实寄封上所贴邮票为限新省中信版孙中山像40分邮票,横连两枚,并加盖“国家银行“戳(不清晰),戳型不是菱形而是长方形,也不是红色(塔城加盖票戳均为红色)而是蓝色。

通过郭向群先生多年的努力,收集到了伊宁加盖票6种,目前伊宁寄博乐的贴中信版“限新省贴用”4角伊宁加盖票公文封是唯一的实寄封。郭向群手中另有 “限新省贴用” 中信版孙像绿1角,票面上销三区伊宁维、俄文邮戳的加盖票,也是目前所发现的伊宁加盖票一角中唯一的信销票。

伊宁加盖票的加盖时间

郭向群先生说“根据查阅《新疆三区革命大事记》该票是邮税两用票,发行时间是1945315日”。

  2、中期发行的星月图B.T.P票。

 19459月,伊塔阿三个专区已全部解放,由于初期加盖票数量不多,难以满足需要,于是印制了星月图B.T.P票使用。

星月图B.T.P票现知有5元和102种,图案简单且都一样,只有“星月图”和用维吾尔文、俄文分别缩写的国名及面值“元”“票证”等字样,系用铅字拼版,印制粗糙,纸张是浅蓝灰色的标语纸,无齿孔,易于伪造,但在票背面每四枚票都盖有一个圆形图章,加盖有绿色和蓝色油墨,作为鉴别的依据。圆形图章为木质,直径3.8厘米,中心为“星月图”里圈为俄文,外圈为维文。这枚图章现存于伊犁档案馆。

星月图B.T.P票中5元为深蓝色,10元有红色及暗红色2种。暗红色10元版里有一枚变体:第一枚右上角面值“10”错为“01”(见下附图)。

            

“星月图”BTP票究竟是邮票还是邮税两用票

《集邮》杂志1985年第一期由记者王大平撰写的《赛福鼎谈三区革命早期邮票》和《新发现的新疆三区革命时期早期邮票》说到:“一种为蓝色五元票。另一种为红色十元票。纸张粗糙,印刷较差。图案四角是小阿拉伯数字面值:上方有一个星月图(该政权徽志),星月图下面是维文和B.T.P俄文缩写:“东土耳其斯坦人民共和国”,图案中有一个较大的阿拉伯数字面值和维文面值,图最下方的维文即“邮票”两字。这两种邮票是从塔城档案馆中发现的。” 

随后,陈榕在《集邮》1985年第五期上撰文提出“一些看法”。他说:“从目前介绍情况认定是邮票,尚嫌不足,有待提出有力证据。”     

而李由19903月在《聚雅斋邮讯》上提出:“根据票面上的维吾尔文含义、发音与俄语‘邮票’一词相同等几个方面,他确认此票并非税票,而是邮票。所以对星月图邮票的属性无须再争论下去。”

无独有偶,《新疆集邮》1998年第二期由樊伯钦撰写的《伊塔阿三区星月图邮票实寄封新发现》一文,刊出的浙江宁波范小鹏先生来信称:他爷爷逝世后,整理遗物时,在其藏品中发现了这个信封,并寄来了彩色正反照片。该封由塔城寄伊宁,贴星月图10元邮票一枚,用菱形邮戳销票,并加盖骑缝,盖有乌苏局转口戳,时间应为1945-1947年。不久,郭向群、天山剑先生在《新疆集邮》1999年第三期刊载文章,对此封提出质疑,认为该封邮戳与真戳相比较,星月大小、形状都有差别,因此认定该戳是伪造的。

而尹立东先生在《伊犁邮苑》2004年第一期《关于三区星月图B.T.P票性质的探讨》文中对王大平的文章说法提出质疑。尹立东表示,从目前分析它的性质,只能依据这些贴票实物来分析,其使用种类有1、申请和诉状16;2、收据和发票十件;3、商贩纳税路单两件;4、合同书一件。这些B.T.P票全部是作为税票使用的,时间是从19459月至194610月。而没有一件是当做邮票使用的。

王大平的文章说,“从目前发现的三期早期邮票,就有贴在上访信上的,其含义是‘邮票’贴在上访信的,它就是‘邮简’。而尹立东先生指出,“王的题目、论断上是写的是‘邮票’,举例的实物却是税票,明显错误。”他还表示,“王在《赛福鼎谈三区革命早期邮票》一文中还有不少疑点。”从而在集邮界引起许多误解。

原塔城集邮协会秘书长买买提·艾买提说在当地九十年代亲眼见过贴此票的实寄封,此说应当可信,但惜未留下图片。

综上所述,该票的属性至今仍没有定论。

3、后期发行的劳动人民图邮票。

19465月,由于艾合买提江、阿巴索夫等人的努力和斗争,改组了三区临时政府,篡夺领导权的艾力汗·吐烈被赶下台,革命得以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后期又发行了劳动人民图邮票。是由当时伊犁报社编辑努尔包沙阔夫设计制版,伊犁日报社印刷厂印制,铅锌版,用苏联6号白道林纸印制,蓝色,每版20枚,无齿孔。

劳动人民图邮票种类

设计制版6种,但实际只印刷发行了4种。

50 知识分子图              100 战士图

19×18mm                      20×15mm

 

200 邮递员图              500  煤矿工人图

17.5×22.5mm                  20×17mm

每版左下角一枚对倒

   

300元和600元票(虽已制版,但未印刷)

300元灯下学习图

 

600元沙迪尔半身像(17世纪维吾尔诗人)

 

劳动人民图邮票发行时间

对此票争论较多的是发行日期。长期以来,集邮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种意见认为是19492月(如孙宝轩、陈璐、樊伯钦、侯金山);另一种意见认为是1946年下半年(10月或冬季)(如李一民、桑旭初、张应群、谷梦麟);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是194710月(李若彬等)。

上述三种意见,除最后一种意见外,多数都是靠“知情人”回忆提供口头资料,以及中国集邮总公司提供的“售品目录”。但显然,售品目录并不能作为原始资料档案对待。

持第三种意见(李若彬等)认为劳动人民图邮票发行时间是194710月,其理由和依据是:1、根据19949月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疆三区革命大事记》和19978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伊犁邮电志》两本具有权威的资料记载:《劳动人民图》邮票发行时间是194710月(见《大事记》256页和《邮电志》75页);2、除上述文字资料外,在19959月中国集邮总公司在北京王府饭店水晶宫举行一次拍卖会上,拍出的七件邮品中,有四件是劳动人民图实寄封。其中一件是1948913日由绥定县芦草沟寄往沙湾县安集海的贴有战士图100元二枚、知识分子图50元一枚,共250元,符合平信超重邮资。从这枚实寄封的日期来看,“劳动人民图”邮票发行日期应该在1948913日以前,而绝不是在此后的19492月。

当然,《大事记》和《邮电志》虽记载了该票发行时间是194710月,不够详尽,没有注明是哪一次政府会议的决议和哪一号政府文件决定的。尽管如此,在没有更翔实资料补充和证实之前,也只能依此为准。

然而,樊伯钦先生仍然坚持19492月之说。并称:“这枚实寄封的出现不能改变‘劳动人民图’邮票的发行日期,只能是一个个别,是一枚‘提前封’”。受此影响,《中国集邮大辞典》和《中国解放区邮政史· 西北卷》收录了他的观点。其中三区邮政史的部分条目,都是樊伯钦先生的表述。

劳动人民图邮票的其他不同意见

A、关于“劳动人民图”邮票货币单位名称,有人说这套邮票币值单位是“切克,有人则认为不是“切克而是“道勒DOLLAR)。张应祥、安建民两位先生为此专门走访了金融、税务、邮局等部门的专业人士进行调查了解,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切克”不是货币单位,而是银行支票、期票,当时三区“星月图票”和“劳动人民图”邮票,货币单位应是“道勒”

B、对“劳动人民图邮票”的设计者,张应祥曾撰文称,是当时任《新路》报编辑、诗人努尔·包沙阔夫,经由他设计并制成铅锌版。但郭向群先生持不同看法,认为此票不是一人设计,其理由是邮票单枚尺寸和版票尺寸都各不相同,邮票设计风格和图案构思、布局等方面差别极大。

经过多年争论,截至目前,“劳动人民图邮票”已列入了《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国解放区邮政史·西北卷》《中国邮票全集·解放区卷》《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等相关条目,但“塔城加盖票”、“伊宁加盖票”和“星月图B.T.P票”,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已发行的《中华民国邮票目录》以及《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中均未收录,没有落上“户口”,至今仍是“黑户”。对此,集邮界也有两种不同意见:一是将此票列入《中华民国邮票目录》的“附录”中,和伪满、伪华北、南京汪伪政权放在一起;一种意见可列入“解放区邮票目录”的“附录”,或另设一项。

追溯对“三区”邮票的不同看法和观点,对我们不无启迪:一、学术研讨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尊重历史、尊重史实、尊重他人,切忌武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要客观公正,科学严谨,不要先入为主,主观片面的妄加评论。二、在调查研究和编史修志的过程中,应以文字档案资料为主,口碑资料为辅,这是一项基本原则。利用口碑资料时,要做深入的了解和核实,认真鉴别,注意其可信度,绝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轻信口碑资料而否定文献资料。

历史烟波浩渺,欲在其中上下求索,没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科学严谨的专业精神,是难有收获的。“三区”邮票的问题,虽经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集邮爱好者的不断探索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有了初步的收获,但仍有不少问题尚未搞清楚,甚至包括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屈指算来,“三区革命”已过去约70年,其间风雨沧桑,“三区”邮票也经历了种种曲折,好在随着国力日强、民生渐宽,为进一步研究考证提供了条件,假以时日,好学善学者必有更多成就。不过,要想完全揭开“三区”邮票的神秘面纱,还需要有志于此的集邮人孜孜以求、矢志不渝。

 

附录:

参考文献

《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1996年初版1999年修订再版

《中国解放区邮票史·西北卷》(中华集邮联合会)1994年版9月出版

《新疆三区革命大事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9月出版

《新疆集邮》(自治区集邮协会会刊)198912期,1993年第5期,1998年第二期,1999年第3期,2000年第2期,2003年第4期,2004年第3期,2007年第4

《伊犁邮苑》(伊犁州集邮协会会刊)2001年第2期,2003年第123期,2004年第14期,2005年第1期,2007年第24期,2008年第1期,2009年第2

《伊犁集邮》(伊犁州集邮协会会报)第3-7

《聚雅斋邮讯》1991年第15

(谢伟景、郭向群两位先生提供图片、资料,对此文有贡献,特此致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