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永不休

标签:
文化 |
分类: 轶事杂谈 |
小时候看过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那一休哥还真的,就成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青年人的童年里温存的一抹亮色。
一休小和尚在日本实有其人,而且是一代禅学高僧和汉诗人。一休,全名一休宗纯,是日本僧侣史上最有名的三位和尚之一,其母藤原照子为日本南朝贵族之女,为小松天皇所宠爱,但她却日日怀着小剑,图谋刺杀天皇。被发觉后,照子乃逃出宫廷,后来在民家住下,生下一休。一休6岁,出家京都安国寺。他天资聪颖,又肯刻苦修行,很快便熟读各种佛经和很多流行的诗歌俳句,被人称作安国寺神童。13岁时就写下了《长门春草》:“秋荒长信美人吟,径路无媒上苑阴。荣辱悲欢目前事,君恩浅处草方深。”极为时人所赞赏。
一休以狂放不羁而名闻于世。他视诸多清规戒律于无物,一生醉酒狂歌,狎妓作乐,自号狂云子,曾自作诗云:“风狂狂客起狂风,往来酒坊淫肆中”,往往流连秦楼楚馆,甚至还和妓女们谈佛论道。僧侣界一片大哗,纷纷指责他的放浪行为。一休反诘:“名妓谈情,高僧说禅,实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他有诗云:“美人云雨爱河深,楼子老禅楼上吟;我有抱持睫吻兴,意无火聚舍身心”。
一休78岁时,遇到一名名叫森的盲女,彼此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他写过许多情诗,袒露自己的爱情。如:恨是草根剪又生,对花何忘约芳盟。秋风春雨三千里,从此君恩江海情。一休在1457年写了一篇作品《骸骨》,借一个关于骸骨的梦,来说明他的信念,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壮丽辉煌,只不过是过眼云烟的幻象而已。人,只不过是副骸骨,外面披上五颜六色的皮,男女相爱,只见色相罢了。一旦停止了呼吸,肉体腐败,颜色尽失,爱欲也就消失了。你再也分辨不出谁生前有钱有势、谁又是贫穷低贱了。一休弟子编的《年谱》中说:“师年四十三,是年适逢开山国师百年大忌。师前往塔下参拜,一女子带衣袋在后随行。”寺僧聚在一起诵经,为国师祈求冥福,一休非但不去诵经,却带那女子夜宿庵房,一边听诵经,一边同女子调笑。他认为开山国师绝不会接受那群“邪恶败类”诵经的,与其诵经不如同女子谈情更合真性情。其实,在情僧的眼里,禅的自由,是首先需要认识到心的本质以及世界的本质。
《礼记》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意思是说,水极清澈就没有鱼,责人太苛就没有人跟从他。可能正是他视诸多清规戒律于无物,一生醉酒狂歌,狎妓作乐,才有了这么多的积累和游历。我想,一个恪守清规戒律的好和尚,是绝对写不出“美人云雨爱河深,楼子老禅楼上吟;我有抱持睫吻兴,意无火聚舍身心”如此经典的诗句来的。
一休是个和尚,是个奇才,同时,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可能正是因了他的才情,才有了他的狂放不羁,如果不是因了他的狂放不羁,估计历史上也不可能有这么一位著名的禅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