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银河的胆识

(2006-07-30 18:11:50)
分类: 反弹琵琶

 

 

李银河,女,1952年出生,北京人。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性社会学家之一,1999年曾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有影响的人之一”。

 

先前并不知道李银河何许人也,只是因为一篇报道——《李银河憧憬多边恋,前卫性观念南京惹众怒》,这才开始关注李银河,而且还知道了她是已故作家王小波的妻子。

20060721,受江苏电视台“七夕东方情人节”文化论坛邀请,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来到南京新街口国际影城作一个“关于爱情”的讲座。

讲座之后,安排了观众和李银河交流的环节。在交流过程中,李银河对于“多边恋”、“一夜情”、“乱伦”等敏感问题所持的态度,前卫得令现场很多观众瞠目结舌。最后,几位老人实在听不下去,激动地站起来和李银河唱起“对台戏”,观众也有许多异议。

李银河认为,爱情应该“既强烈,又不排他”。“一切东西都应该要丰富多彩。如果家庭都只是一夫一妻这个模式,反而显得过于单调。”“任何人都有和除了配偶之外的第三人发生性关系的权利。婚外情是错误的,只是因为它违反了婚姻法。至于一夜情,只要是单身,不仅有这个权利,在道德上也完全没有问题。所以对于一夜情的人,我给他们的建议只是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得病。”“中国的‘聚众淫乱法’早就应该改了。我认为,开淫乱Party之类的,只要是出于自愿,就不违法。”“禁止乱伦最初只是从遗传角度上来考虑,防止人种的退化。乱伦是不涉及道德方面的问题的。在我看来,表兄表妹只要承诺他们不生育,完全可以让他们结合。”遭到“炮轰”,台上的李银河表情明显很尴尬……

又是媒体在兴风作浪,断章取义地歪曲一个社会学者的初衷,从而妖魔化李银河,文中的用字酌句都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而这些歪曲的舆论让李银河最近也颇为苦恼,她在自己博客里写道:心情郁闷啊。我现在的感觉就是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我所发表的一些言论,说到底是为了每一个人的权利,无论他(她)是同性恋、异性恋,无论他有什么怪癖,有什么欲望,只要不伤害他人,我为他们的权利辩护。结果呢?我可以什么也不说,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去享受自己自由而平静的生活。如果这就是你们希望的,我完全可以这样做。

纵观李银河的学术理论,无不体现着科学的严谨和一个社会学家的责任,仅就她关于“同性恋”“多边恋”“一夜情”“婚外情”的见地而言,她的声音无非是在表达一个观点:人民有权利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只要自己的行为不伤害到其它人或事,就没有权利定其为犯罪或违法。而对于“婚外情”,李银河也做出了中肯的评价,“婚外恋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你的承诺。婚姻就是承诺只和他(她)一个人好,你再和其他人肯定是错误的”。对于“多边恋”,李银河提出“我们的人际关系类型少得可怜,人民群众自发创造出新的人际关系,我们应当加以肯定。即使自己不喜欢,也用不着去否定别人”。对于同性恋,李银河则指出“同性恋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现象”、“歧视同性恋等于歧视左撇子”。

这种观点都是人性化的,在不危及其它的情况下,人民群众有决定自己身体的自由,不论这些行为被认为是高尚的,还是低俗的,至少应该是自由的,与法律无关的。李银河只是以一个学者的态度,尽其所能促进这些行为的合法化,至少是“非罪化”,而并非在憧憬或者鼓吹什么。

那种反对的声音,多数是在无知地漫骂,却说不出个什么道理来,据说李银河因数次递交“同性婚姻提案”,竟有人打电话到她家里骂道“让你全家自己先试一遍再说。”

有些人漫骂,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桎梏,而有些人,则是道貌岸然地装纯洁,骂的目的无非是表现自己与那些“荒谬”的行为无关。而有些人,是因为无法体会也不愿意去理解那些边缘人群的挣扎和苦痛。

而李银河顶住了这些声音,令她欣慰的是,她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民间的鼓励和支持。人民需要这样为人民争取权利的斗士,而中国也需要这样勇敢的知识分子,来推动社会的进步。比起那些沽名钩誉,玩弄学术,被财团或政体收买的什么学家们,我们应该感到由衷地欣慰,中国仍不乏这样耿直而务实的学者。

李银河自然有他银河的胆识,李银河仍然积极地“斗争”着,也许她的思想相对于目前的中国有些超前,但正如她所说,当你去打开一扇窗时,也许窗无法打开,然而你去掀开整个屋顶时,没准就能打开一扇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