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雄姿英发”之“发”的字音考义(转)

(2009-08-24 18:21:38)
标签:

平仄

偏正式

字音

格律

周瑜

东坡

文化

分类: 教育论文

“雄姿英发”之“发”的字音考义

转自同窗长城空间http://38174319.qzone.qq.com/blog/1250430269?ptlang=205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雄姿英发”之“发”的字音考义(转)

东坡的一首《大江东去》(即《念奴娇》),以其高远的气象、开阔的境界、旷达的风格,开宗立派,传诵千古。不知有多少人深醉于此词豪迈的古风之中。然而笔者每每诵读此词时,都不禁对“雄姿英发”之“发”字的读音有所质疑。按笔者拙见,“发”在此处不读“fā”应读“fà”,意为头发,理由有三。

一、从构词角度来看,“雄姿”与“英发”为并列关系而非主谓关系。“英发”一词一般理解为“英俊勃发”。而“雄姿”为偏正式名词,可理解为“雄武的姿态”。这样一来该句就成了“雄武的姿态英俊勃发”。以东坡之广闻博学,怎能有此堪人发笑之句。再看另一个描写周瑜姿容的词“羽扇纶巾”,很显然为前后并列的两个方面。由此不难推测“雄姿英发”也为并列的两个方面。另,据“雄姿”为偏正式结构,判断“英发”也为偏正式结构。因为“英”字在此不可能以名词的姿态出现。(如前所述)既不能以名词姿态出现,只好以形容词姿态出现。而“英”在形容词条目下又有“英光”(明亮有神的目光)词条,故笔者判断“发”与“姿”的词性一样为名词。东坡实为着力从四个方面而不是三个方面来塑造周瑜,使得器宇轩昂的周瑜更加丰满生动,跃然纸上。

二、从格律角度来看,此句为“平平平仄”式。《念奴娇》变格格律如下:

仄平平仄(句)仄平仄(豆)平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豆)平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平仄平平(句)仄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仄仄(豆)平仄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平仄仄(句)仄平平仄(韵)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平仄(韵)

古代诗词格律中的“平”大致与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一致,而“仄”大致与上声、去声一致。因此可判断“发”音为去声而非平声。

三、从词的布局角度看,此处似乎是东坡的有意之笔。东坡在词的下阕着重写人,借对才华横溢、情场战场两得意之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垂垂老矣的感慨。故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语,而“雄姿英发”中的“英发”恰恰与“华发”形成对比,一黑一白,功业相反,其匠心独具可谓妙不可言。

笔者并非有心标新立异,实在是见闻浅薄而胸中又有所郁结,故而提出质疑,欣盼博学之士能为拙下点拨一二。

 

2009年2月21日写于长春

2009年2月24日定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