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du5855
du585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34,528
  • 关注人气:2,2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2023-03-13 06:16:16)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文园拾穗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一路书香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作者:夏暖风曦

来源:每天的解忧书馆

 

听过这样一句话话:


“理想中的家庭,有屋一间、一桌一椅一卷书、一笔一砚一壶茶,便是最好的归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书香能致远,茶淡可清心。


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是每个人都能安静地成长。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书香,滋养心灵


很喜欢这句话:


“世上有许多种香:花香、饭香、檀香......,而最耐人寻味的是书香。”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出路。


福建的林氏家族,算不上豪门,但是却人才辈出。


据考证,林氏家族曾出现一门八御史,人称“开榜必有林”。


百年家族,三代风华。


从林则徐、林觉民到林徽因,崇尚读书的家门世风,滋养出了一代又一代英杰。


清代的姚文田说: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书香门第,不分贵贱,皆能受到人们的尊敬。


也许我们出身平庸、家庭贫穷,但是读书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滋养心灵。


人穷,但志气不能短。


一时的艰难,不会压垮一颗坚韧的心。


古人刘向写道: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教育子女,从读书立身起步。


经营家庭,从诗书礼节开始。


读书,是一个家庭最值钱的资产。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茶淡,苦尽甘来


“林中木屋,风朗月明,一杯清茶,便是归宿。”


人生如茶,苦尽甘来。


年轻时,懵懂无知,撞了南墙也不罢休。


中年时,满身伤痕,受了委屈也要咽下去,最后淡淡地独来独往。


明朝的张岱,被称为陶庵老人。


他出身富贵家庭,却先天身体薄弱,未能考取功名。


恰逢战乱,张岱隐居在四明山中,安守于贫困,读书、喝茶、弹琴。


某年冬天,杭州大雪,张岱带着火炉,乘船往湖心亭看雪。


到了亭子里,张岱遇到两人,正在煮茶烤酒,于是写下了千古绝句: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心远,天地自阔。


茶淡,人心安静。


吃茶的空隙,世间烦恼、人生苦乐,全都抛在脑后,心里只剩下清幽淡雅的禅意。


诗人谢宗可在《雪煎茶》中写道:


“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家中有茶,便能清净。


饮茶淡,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


闻茶香,原谅一切颠沛流离。


一间木屋,一杯淡茶,无束无拘,四大皆空。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人静,万事兴盛


李频在《暮秋重过山僧院》中写道: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人生最难的事情,是让心安顿下来。


一个家族,最好的状态,是灯火可亲、家人和睦。


见过许多吵吵闹闹的家庭,最后都走向了衰败。


记得外公刚去世时,大舅和二舅,因为一张值钱的古木床,而争得不可开交。


利益当前,亲人反目,闹到绝交的地步。


几乎没有吃过一顿和睦的团圆饭,每隔几天都会争吵一次。


家庭的衰弱,从子孙后代无法和睦相处开始。


曾国藩在家书里写道: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每个人都少点争执,多些体谅,互帮互助,才是真正的大家族风范。


一个家庭若能安静下来,万事兴盛。


古语说:


“闹里挣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先安身,再挣钱。


每个家庭,都要在动与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走得长远。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户户有难解的愁。”


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莫过于一书、一茶、一静。


书香,子孙后代可兴旺发达。


茶淡,渡过难关后苦尽甘来。


人静,在独处时修身养性。


余生,好好的照顾自己,慢慢地经营家庭。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一个家庭的上等风水:书香、茶淡、人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