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2023-04-06 08:47:28)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文园拾穗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一路书香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作者丨儒风君

来源丨儒风大家


亦舒说:“每个人的归宿,都是自己。”


人生百年,富养自己,就是最好的修行。


但是,富养,并非物质的盛宴,欲望的膨胀。


而是惜身养心,使自己福泽绵长,生活美好。


这才是一个人富养自己最高级的方式。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动养身


《诸病源候论》中说:“运动骨血,则气强。”


体质是天生的,但健康的身体,却可以后天养成。


这世上最好的养身,就是坚持运动。


曾国藩自幼体弱,加上寒窗苦读久坐不动,气血大损。


平日里,他常感觉“耳鸣不止,稍稍用心,便觉劳顿。”


这种状态,就类似于现代人常说的亚健康状态。


曾国藩也意识到,这是威胁身体健康的重大隐患。


他决心改变,于是要求自己:“行步常勤,筋骨常动。”


曾国藩也因此在平均寿命三四十岁的清朝,活到了61岁。


范仲淹有言:“活动有方,五脏自和。”


科学合理的运动,是对五脏最好的滋养。


坚持下去,你的身体状态和精神面貌也都会焕然一新。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静养心


古人云:“养心贵以静,淡泊宜于性。”


静能去躁,静能生慧,静,就是最好的养心。


一个人,只有静下来,才能放松自己,幸福自在。


白岩松曾在一堂课上,对学生说:30分钟内,不准说话。


然后,他自己开始泡起了功夫茶。


一开始,学生们面面相觑,坐立难安。


可随着茶香蔓延整个教室,他们渐渐地安静下来。


时钟的走动,鸟雀的啾鸣,汽笛的喧嚣,也瞬间涌入耳朵。


30分钟后,白岩松说:“我相信,无论是谁,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道德经》有言:“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心烦意乱,静气可平复;心神不宁,静心可化解。


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也是养心的至高境界。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和养气


常言道:“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做人温和谦恭,以宽广的胸怀,大度容人容事。


如此,方能修身养气,将人生路越走越顺遂。


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收到封千里外寄来的家书。


里面说自家人为了争宅基地,和邻居家闹得风风雨雨。


张英知道后,大笔一挥,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家里人收到信后,于是主动大度向后让出三尺。


邻居家见状,也主动相让,最后修成一条六尺巷,造福乡邻。


张英用他的和气宽厚,解决了邻里之争,还流传为历史佳话。


处事平易添和气,遇事不急磨脾气,海纳百川养大气。


以和为贵,多些和气,少些脾气,生活才会越来越舒心。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乐养寿


《庄子》有云:“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意思是说,从容愉悦的人,忧虑少,所以长寿。


笑一笑,十年少,快乐才是健康长寿的不二法门。


像苏轼,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


当年乌台诗案后,他从政坛新秀变成劫后余生的底层官员。


经历了人生至暗时刻,吃尽了苦头,也承受着巨大的落差。


他的朋友们为他担忧不已,他却仍有心情寄情于山水美食。


凭借着这份乐观,哪怕一生从南到北,颠沛流离。


他都能笑对生活,一直活到了六十五岁,远超同时代的文人。


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乐观,是不老丹,是减压阀,是免疫剂。


在纷繁人世间,有个乐观的好心态,就是最好的灵丹妙药。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善养福


《素书》有言:“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善良的人,往往能福泽深厚,远离灾祸。


因为一切都是相互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面厚心黑,机关算尽。


不仅在外放高利贷,还恣意妄为,收钱弄权。


所以在贾府被抄家后,王熙凤也病情加重,悲惨离世。


但王熙凤行善积德,也是有目共睹。


她同情刘姥姥一老一小,还给他们二十两银子度日。


刘姥姥再来时,她还热心留宿,请刘姥姥给女儿起名字。


也恰恰是这个善良之举,让她的女儿在贾府败落后得以保全。


《墨子》中说:“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


你做的每一件善事,福泽终会流转到自己身上。


存善念,怀善心,行善事,才会和世间的美好不期而遇。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动养身,静养心,和养气,乐养寿,善养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