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最精辟短文,就这1个字《装》

(2021-11-22 02:28:18)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名人名录
今年最精辟短文,就这1个字《装》

今年最精辟短文,就这1个字《装》
一路书香

今年最精辟短文,就这1个字《装》

作者:晚君 · 主播:阿满
来源:每晚一卷书

01 

先说一个故事。


1986年郑渊洁参加一个作家笔会,邻座一位参会者大谈自己读了多少书。


在说完一本外国作家的书后,他突然问郑渊洁:“你读过这本书吗?”


郑渊洁摇头。


对方大惊:“你连他的书都没读过,你怎么写作?”


轮到郑渊洁发言时,他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娅的书,特别受启发,诸位都看过吗?”


在座大多数人都点头表示确定。


郑渊洁说:“没有这个人,名字是我瞎编的。”


郑渊洁说,从此他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作家笔会。


再说另一个故事。


溥仪晚年时,想再去看一眼自己的家,买票进了故宫参观。


在光绪帝房间,溥仪发现墙上挂着的照片根本就不是光绪帝,而是醇亲王。


他叫来工作人员提出质疑,对方却表示这是专家给的照片,不会有错。


溥仪也咬定自己不会认错,于是工作人员只好把专家请过来,好让他彻底死心。


专家过来之后,打量着溥仪,大声道:“我是专门研究历史的,是你懂还是我懂?”


溥仪也怒了,说:“我是不懂历史,可我爹我还是认识的。”


专家顿时哑口无言,马上让人换了照片。


看了这两个故事,我发现一个共同点:


越是浅薄无知的人,越是爱“装”。


第一个故事,作家装学问;第二个故事,历史学家装专业。


结果双双闹出了笑话。


正所谓:“满瓶水不响,半瓶水晃荡。”


越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越是谦逊低调,唯有浅薄无知的人才会处处显摆自己。


今年最精辟短文,就这1个字《装》

 02 

愚者张扬,必招祸端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有一位大将名叫年羹尧。


曾屡立战功,威震西陲,因此得到了皇帝的特殊厚待。


可渐渐的,年羹尧开始自恃功高,行事张扬跋扈起来。


有一次,年羹尧取得西北大捷,回京接受恩赐。


在班师回朝的路上,面对前来迎接的直隶总督,年羹尧不仅让他跪在路旁迎接,还让自己的车马走在了皇帝的御道上。


更是因为不满“一等公爵”的封号,年羹尧对皇帝都没有下跪,仅仅是假意弯腰低头谢封。


见此情景,皇帝强压怒气,假意安抚他说:


“按说封你个王也不过分,但自古以来,异姓封王都没有好下场,我不给你封王,是爱护你,你要体谅我。”


听了此话,年羹尧才作势跪下。


没过多久,皇帝便以九十二条罪名将年羹尧捉拿下狱,削官夺爵。


这样一个曾风光无限、不可一世的大将军,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年羹尧的结局,其实早就暗藏在他的一言一行里。


稍微有些成就,就开始张扬跋扈,这样只会招来横祸。


生活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人:


才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便开始得意忘形,鼻孔朝天,最终因为招惹是非而跌得很惨。


仗着自己的身份,行事高调,不把任何规则放在眼里,最终被规则所制裁。


老话说:“做人不要太过,做事不要太绝。”


你若太过锋芒毕露,最终只会自找麻烦,给自己带来灾祸。


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藏锋守拙,不仅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也能让自己行得稳,走得远。


“满招损,谦受益”,放低自己,谨言慎行,才是高明的为人处世之道。


今年最精辟短文,就这1个字《装》

 03 

智者低调,尽显高贵。


知乎上曾有个话题:“有哪些你长大后才明白的人生真相?”


有个高赞回答说:


“人长大后才明白,越是厉害的人,越是低调谦逊。”


年轻时,我们总爱用张狂来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夸夸其谈来显摆自己无所不知。


年长后才知道,真正高层次的人都温润如玉,光华敛于内而不形于外。


曾看过两则关于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故事。


多年前,清华国学院有一位研究生在写硕士论文时,需要对一些古代的刻本做校勘。


但刻本是稀世文物,珍藏在图书馆里,一般人是不可能借到的。


这位学生便特意跑来找季羡林先生帮忙,季先生听完没有推脱,一口答应了:


“找个时间,我陪你一起去吧。”


后来,季羡林特意腾出一天时间,陪那位同学到图书馆借书。


学生在图书馆开始校勘,季羡林则拿出准备好的书稿,开始自己的工作。


整整半天时间,季羡林都没有催促过学生一句,直到学生结束校勘。


还有一次,季羡林的另一个学生在北京大钟寺,对永乐钟上的梵文作学术讲解。


当时正是凛冬,温度在零度以下,季羡林也已经是90岁高龄。


两个多小时的学术报告,季羡林一直坐在台下,冒着严寒,专心听讲。


有人劝他说:“就算是为学生站台助威,也没有必要冻两个小时呀。”


季羡林则反驳说:“有必要,因为他讲的有些新东西,我还不了解。”


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高贵?


曾国藩在《冰鉴》中有一句话,就是最好的答案:“谦卑含容是贵相。”


正是因为季羡林先生总是谦卑待人,含容处事,才有了他后来至高的成就,以及别人对他无限的尊重。


一个人有多谦卑,就有多高贵。


只有懂得俯下身子做人,放低姿态处事,人生路上才能不断登高致远。


今年最精辟短文,就这1个字《装》

有人曾问苏格拉底:“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


他回答说:“三尺。”


那人觉得不可能:“人都有四五尺高呀。”


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人想要能够长久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学会低头啊!”


人生在世,气忌盛,心忌满。


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必定要能够弯得下腰,低得下头。


愿你我都能学会恪守本心,懂得谦卑,从容不迫过好自己的一生。

作者:晚君,来源:每晚一卷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

今年最精辟短文,就这1个字《装》

今年最精辟短文,就这1个字《装》

今年最精辟短文,就这1个字《装》

今年最精辟短文,就这1个字《装》

今年最精辟短文,就这1个字《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