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永远的CBD:小白楼
标签:
文化 |
分类: 百科点滴 |
题记:
晚霞绚烂,一抹残阳照在米黄色的山墙上,温暖而亲切,追念小白楼以及我丢在那里的记忆。
中元节那天,无缘无故的想去滨江道,就跟中邪一样,于是匆匆离开了我的蜗居,坐上830公交。
话说我很喜欢这辆车的路线,很安逸的站着,不久下车,开始逛滨江道,与其说是逛还不如说是小跑,到了尽头,买了手机贴膜,弄好了,我的心情也就不那么焦躁了,开始慢悠悠的溜达,于是我看见了一个小摊位,卖那种我叨叨了很久的凝固酸奶,瓷罐子的。一打听价格,4元,狠狠心,买了一瓶,还是那个味,于是怀旧的感觉就来了,想起了我的小白楼岁月。
小白楼是上世纪天津最热闹的地方,历史渊源我一会底下会有介绍。我小时候离小白楼很近,妈妈几乎每一个月就要带我来个三四回,当作一种消遣,其程序无非是先带我在图书大厦门口停车,然后过马路,开始溜达,必去街头的陶陶鞋业,然后在各种店铺门口瞎逛,聊天,而我呢则留恋于各种美食之间,有糖,有酸奶,还有好多,一时记不起来,当然会有玩具,妈妈当然不会给我买,往往一个月我才能买到一件,不过一会就玩坏了,这是常有的事,现在还令我不能忘怀的事是那个玩具老虎,我简直耐死了,因为我想当武松。没有老虎是不行的,那个玩具店在一个大市场里,我也给忘了,一切都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个大市场很大,也很繁华。结果知道小白楼被拆我也没买上,就这样慢慢沉底了。路口还有一家德克士,很便宜,经常吃,当一个下午的时间被我们母子俩消耗光了,我们就回去了,在路口妈妈还要给我买上一串炸串,还有烤玉米,休息一下,过马路,记忆中南京路口,很漂亮。有一栋洋楼突兀的立在街头,紧挨着的是一家上岛,夕阳西下,阳光照在那个洋楼的窗上,宁静安详,记忆中妈妈总是穿着宽大的裙子,随着风摇曳,那时候妈妈还很年轻,抱着我过马路,人流不息,可我总觉得我是静止的,很安全因为有一双大手在撑着我,风轻轻吹,树叶将光影细细的分割,流动起来,风一阵又一阵的吹,吹的我很安逸很舒服,每当我们回家时我都会在妈妈的背后睡着,很香很香。
后来,去小白楼时必须要去图书大厦买书,那时候对历史的热爱很强烈,总是在妈妈的要求下买点吃的还有去逛妈妈爱去的那间店铺,于是一下午的时间分成了两部分,大部分在小白楼,一小部分在图书大厦,而我对小白楼的兴趣也是不减当年,这个地方很吸引我的眼球,还记得五年级吧,爸妈和好友一块去吃饭还有看电影,就是原来的天津音乐厅,晚风徐徐,异国风情的建筑在我看来确实是如此亲近,他们沉淀了百年,守着这百年的梦,繁华旧梦。那个时候我开始明白天津的历史,这以前是美国士兵和达官贵人享乐之处,犹太人,沙俄人,美国士兵,日本浪人,牧师修女,小商贩,玉龙混杂,交会处一个个虚幻的梦境。
上了中学,也就没时间去小白楼了,再后来,小白楼成了历史,在推土机的面前,他在也守不住这百年旧梦,轰然倒下,现在以是一片绿地,将来是天津的CBD我不知道这是喜是悲。总觉得这条小街承载不了,那些光陆怪离的高楼,就这样小白楼没有了,只剩下一两条残迹,供人凭吊,虽然政府说这是完整保护的结果,但我觉得,建筑是有生命的,死了就是死了,没必要找几个伟大的借口,建筑是城市的音乐,谱出这一段段音符,如今琴弦已断,伯牙何在。
呓语许久,算是对我那阵子怀旧情结的一个交代吧,怀旧的人并不是悲伤的人,他们热爱生活喜欢享受生活每一个瞬间,既然成为了事实,就用一生去回忆这些美好的瞬间,也是很惬意的,毕竟比别人多了一些回忆,而且是独家分享。
又想起我的母亲,那个路口,牵着我,抱着我,将就我,斥责我,宠溺我的母亲,如今仍在为我操心,为我忙碌,当他回忆起那段小白楼岁月时,总是微笑,毕竟那也是她年轻时代的证明,他也曾年少青春,摩登时尚,肯定会有自己的感受,那里还有他为了给我买玩具而放弃的衣裳,统统与我一样丢在了脑海里,拿出来回忆时还是那么鲜活,恍如昨日。
小白楼生于耻辱死于荒凉,还能说些什么,城市快速发展,是否也要留下写什么,毕竟现在的繁荣是以前的积累,没有第2个小白楼,也没有第2个滨江道,死了就是死了,一切何必敷衍。中元节,烧点纸钱,给那些逝去的建筑。
路口,霓虹闪烁,古宅矗立街头,上岛咖啡的招牌很温馨,我是静止的,你们是流动的。
附小白楼简介
旧时美租界,后与英租界合并,因管理不予英租界同步,故而形成这一代的繁华气息,成为美国大兵和上流人物娱乐之地,有安乐窝之美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仅次于滨江道的商业圈,零六年左右,大部分拆除,小白楼生于1860年前后,卒于2006年,幸而留有残余,已无就是面貌。
“小白楼:天津永远的CB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