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塔的春天,太阳从天山雪峰下露出笑脸,放出金色光芒,照耀着牧场、照耀着洁白毡房。野白番红花顶凌开放,像繁星点缀着原野;天山云杉簇拥着雪山,恍若美丽童话世界。雪山上淌下条小河,河面不宽,水流湍急。相梅和木兰花身着哈萨克女装,骑马护送学生过河上学。过了河,看见有位哈萨克男子和戴毡帽男孩,骑着一匹马跑来。几个学生高喊:“米吉提校长!”就驱马追着米吉提打转,逗戴毡帽男孩玩。那男孩躲避着,脸紧贴着米吉提。见此情景,相梅骑马来阻止取闹的学生。
向阳坡下,湖水平静。湖周水草初绿,湖岸毡房上升起面五星红旗,空地摆放着十几块石头。这里就是马背小学。相梅骑在马上对米吉提道:“娃走哪带哪,多麻烦!”
“不麻烦能咋办?这娃只跟我!”米吉提手提缰绳抱着男孩说:“三年前,给娃块馕吃,娃就跟上我,无依无靠像棵小草。问他姓名只说姓莫,我就按莫取名莫一乀,莫字去掉一乀不就是草。”米吉提很满意自己给娃起的名字。到了学校,相梅下马来接莫一乀,没想到娃拒绝了。米吉提对相梅一笑说:“我来吧。”说着抱莫一乀下马。莫一乀脚落地,手还抓着米吉提不放。
木兰花来问米吉提:“来教学点,要看什么?”
“我来观摩《国歌》课教学。”米吉提回答完和莫一乀坐到课堂后边。
了解了米吉提来意,木兰花走到黑板前,挂上毛笔抄写的《国歌》词谱开始上课:“同学们,今天语文课学习《国歌》。全体起立,唱《国歌》。”师生瞩目国旗齐唱《国歌》。歌唱结束木兰花道:“能背诵《国歌》课文的同学举手。”看着课堂上举起的手,木兰花叫到:“哈丽曼茜。”
哈丽曼茜起立用稚嫩庄严的声音背诵:“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哈丽曼茜背诵结束,同桌米西提身边的冬不拉“咚”响了声。声音不大,吸引了同学注意。哈丽曼茜没理会米西提,目不转睛注视着黑板。
木兰花过来问:“米西提想表演冬不拉吗?”
米西提腼腆地站起来:“我没想、是冬不拉响了!”
“冬不拉响了、冬不拉响了!弹响冬不拉!”同学们对米西提的话反应热烈。
木兰花示意安静说:“一会让米西提和冬不拉一起响。坐下吧!”米西提坐下向哈丽曼茜做了个滑稽鬼脸。课堂爆出一阵笑声。哈丽曼茜目不转睛面露微笑。木兰花继续讲课:“同学们,《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国歌》唱的是国家精神,家国情怀。我们的《国歌》,还有个名字叫《义勇军进行曲》。从《义勇军进行曲》到国歌是《国歌》的历程,《国歌》的历程是国家的历史。三十二年前,一九三一年爆发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木兰花讲课像伊犁河水奔腾,学生听课像天山群峰安静。木兰花接着讲:“当年,东北抗日义勇军唱响《义勇军誓词歌》奋起抗战:‘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战斗!战斗!战斗!’一九三二年暑假,我加入义勇军,唱着《义勇军誓词歌》奔赴海满抗日前线。”木兰花看着同学们用沉重语音问:“谁没有家、谁没有国?义勇军血战白山黑水,直到东北最后一片国土沦陷,才退入苏联从异国他乡不远万里回到新疆。一踏上祖国土地,义勇军有人重返抗日前线,有的永远守护着新疆这片国土。”木兰花一时哽咽:“一九三一年《义勇军誓词歌》诞生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国人誓死不做亡国奴。一九三五年《义勇军进行曲》在民族最危险时候,吹响民族解放号角。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歌唱中华民族精神、歌唱家国情怀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歌》。”
课堂上,静得可以听见远处湖面白天鹅鸣唱。坐在米吉提身边的莫一乀,在一片静默中怯怯站起唯唯诺诺地说:“我没有家、没有国。”莫一乀声音很小,真切凄婉伤痛心弦。所有人惊奇地看着莫一乀。怯弱的莫一乀竟然抽泣起来:“我没有家、没有国。”
“怎么会没有家、没有国?”木兰花吃惊地问,莫一乀没有回答,泪水扑簌簌落下来。米吉提为莫一乀拭去眼泪,拉莫一乀坐在身边。木兰花和米吉提目光对视后继续讲课:“哪位同学回答,什么是家,什么是国?”
“奶奶说,‘家在白天鹅落脚的地方,家是洁白的毡房。’”哈丽曼茜起立回答。
米西提站起来说:“去年,有人要爸爸带上毡房,赶着马离开伊犁出国。爸爸没同意,爸爸说:‘家在伊犁、国在中国,我们是中国人!’”
听了哈丽曼茜和米西提的话,木兰花郑重地说:“哈丽曼茜和米西提回答的对!‘家在白天鹅落脚的地方,家是洁白的毡房’,‘家在伊犁、国在中国,我们是中国人!’”木兰花对莫一乀说:“米吉提爸爸的家就是莫一乀的家,同学们的国就是莫一乀的国。莫一乀懂吗?”
木兰花的话,让莫一乀将信将疑,抬头看米吉提慈祥地向自己点头微笑,扑进米吉提怀抱倾情地喊到:“爸爸!”
米吉提把莫一乀搂在怀中慈爱地呼唤:“吾儿!”(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