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象大湾区--(7)荔枝湾的前世今生

(2019-02-05 12:07:51)
标签:

广州

荔枝湾

夜景

小桥流水

分类: ON WE GO 在路上 旅游日记
印象大湾区
(7)荔枝湾的前世今生

【题记】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印象大湾区--(7)荔枝湾的前世今生

       吃饱喝足之后,步行离开上下九。在百度地图的指引下七拐八拐走了1.6公里就来到了龙津西路。这条路正对着荔枝湖公园大门,来这里只为看一眼荔枝湾涌的夜景。
       位于泮塘的荔枝湾涌,是西关涌的一部分。过去,广州城西门外的西关北部叫上西关,南部为下西关。下西关涌流淌于现今的龙津西路、多宝路(西段)、黄沙大道(北段)一带,河涌沿岸的下西关曾是富商权贵的聚居地,此地从清末起被称为新荔枝湾。
       历史上的荔枝湾旧址,北至冼马涌,和象岗西面的芝兰湖(现广州市流花湖公园)相通,西至西场注入珠江,"广四十里,袤五十里",是广州市历史袤久的风景名胜,素有"小秦淮"之称。
       相传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来广州向赵佗劝降,当时陆贾在今天的西村为驻地,种植花、藕和荔枝,开始经营这一名胜。其后经过千百年来人工与天工的巧妙结合,成为广州最著名的消夏游乐地。在唐代,那里建有著名的园林名胜"荔园",南汉时,又在周门建有皇家园林"昌华苑",每当荔熟之时,皇帝与妃子及臣子在那里赏荔游乐,称"红方宴"。周门至今仍有一处叫"西园地"的地方。明代,这里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荔湾渔唱"。
       到了清朝,十三行商人等富商巨贾纷纷在泮塘下西关涌沿岸营建花园豪宅,吸引游人观赏,这里也开始被称为(新)荔枝湾,逐渐取代了原来的荔枝湾。嘉道年间,富商潘仕成的岭南一代名园"海山仙馆",宛如人间仙境镶嵌其间,"夏日,泊画船绿荫下,枝叶荫覆,渺不知人间有盫蒸气。"每当"荔枝红熟,绿树丛中,如缀如缯,游人乘画舫泛舟溪中,歌吹相鉴。"这一情景一直延续到解放初。后虽因人为因素,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荔枝湾在历史的风雨中跋涉了千百年却依然存在,在荔湾湖公园内保留着一段长约400米的故道。两岸古树嵯峨,浓荫掩映,一派岭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风情,弥足珍贵。

印象大湾区--(7)荔枝湾的前世今生
从上图的桥洞下穿过去,眼前便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印象大湾区--(7)荔枝湾的前世今生
这里的夜景灯光不像北方搞得那么亮,恰到好处的妆点,令游人能更怡然地融入期间。
印象大湾区--(7)荔枝湾的前世今生

到了20世纪四十年代,随着广州城区的扩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荔枝湾河溪两面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居民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树,同时旧荔枝湾附近的西村成为了广州市近代工业的基地,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质持续恶化,再也难以适应荔枝树的生长。

1958年。建立了荔湾湖公园,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被通逢源桥,南至多宝桥,但水系的各条支流被填平变成街道;随工厂的增多与人口的聚居,荔枝湾水系便沦为了一个大污水池,1985年前后,荔湾湖至多宝桥的水道被覆盖;1992年,随着泮溪酒家至逢源桥的最后一段水道被覆盖,荔湾涌的名称彻底成为了历史。

1999年,荔湾区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荔枝湾故道"的提案。为迎接亚运,2009年正式实施,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见天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湾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曾经的荔枝湾涌迎来了新生……


印象大湾区--(7)荔枝湾的前世今生

印象大湾区--(7)荔枝湾的前世今生

印象大湾区--(7)荔枝湾的前世今生
在此我惊讶地发现了一尊泰国的四面佛,后经求证是当年泰国友人赠与叶选平省长的。
印象大湾区--(7)荔枝湾的前世今生
荔枝湾大戏台正播放着由投影仪打出的粤剧。
印象大湾区--(7)荔枝湾的前世今生

印象大湾区--(7)荔枝湾的前世今生
荔枝湾涌游人不多,喜欢这悠然恬静的小桥流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