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的成语解读之三二六——接二连三

(2025-06-22 09:58:50)

《红楼梦》中的成语解读之三二六——接二连三

接二连三:语出《红楼梦》第一回。成语的意思是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

成语接二连三出现在小说的开头,具有明显的暗示作用。作者是在告诉读者,随着故事的深入,有关贾府的变故也将会一个接着一个的发生。不是吗?在《红楼梦》的第一回中,大观园内就发生了一场大火,并且,火势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我们不妨对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安排的那场葫芦庙火灾的意图以及作用做些分析:

首先,这场火灾起到了深化情节发展的作用。在元宵佳节时,甄士隐让家人霍启抱着女儿英莲去看灯,结果霍启因小解将英莲遗失。随后,葫芦庙的和尚又不小心引起大火,火势蔓延到甄家,不仅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还导致了英莲的丢失,让甄家陷入了家破人失的境地。

其次,这场火灾在结构上起到了象征作用。葫芦庙象征着“糊涂”,暗示着甄士隐和贾雨村等人的“糊涂”行为。甄士隐致仕还乡后,没有退居山野,反而居住在热闹的十里街葫芦庙旁,这象征着他们没有远离是非之地。葫芦庙的最终起火,正是隐喻了他们追名逐利的结局。

第三,从更大的背景加以分析,这场火灾似乎又在影射相关的历史背景。有观点认为,《红楼梦》的主题反映了明朝末年,大明王朝的覆灭和满清政府对华夏文明的破坏。甄士隐、贾雨村等人的命运正是大明王朝覆灭的一个先兆,象征着大明王朝正经历着一场末世之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