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成语解读之二一八——哭哭啼啼
(2025-03-09 09:22:03)哭哭啼啼:语出《红楼梦》第一三回。哭:哭泣;啼:出声哭泣。成语的完整意思是讲某人时断时续的哭个不停。也可以用作啼啼哭哭。
《红楼梦》第一三回中写道:“那夏家先前不住在京里,因近年消索,又记挂女儿,新近搬进京来。父亲已没,只有母亲,又过继了一个混账儿子,把家业都花完了,不时的常到薛家。那金桂原是个水性人儿,那里守得住空房,况兼天天心里想念薛蝌,便有些饥不择食的光景。无奈他这一乾兄弟又是个蠢货,虽也有些知觉,只是尚未入港。所以金桂时常回去,也帮贴他些银钱。这些时正盼金桂回家,只见薛家的人来,心里就想又拿什么东西来了。不料说这里姑娘服毒死了,他便气得乱嚷乱叫。金桂的母亲听见了,更哭喊起来,说:“好端端的女孩儿在他家,为什么服了毒呢!”哭着喊着的,带了儿子,也等不得雇车,便要走来。那夏家本是买卖人家,如今没了钱,哪顾什么脸面。儿子头里就走,他跟了一个破老婆子出了门,在街上啼啼哭哭的雇了一辆破车,便跑到薛家。”
小说中提到的“过继了一个混账儿子的”是贾琏的父亲。贾琏的父亲在贾琏年幼时,就将他过继给了他的叔叔贾敬。然而,贾敬并不善待贾琏,甚至在贾琏长大后,仍然对他进行虐待和压迫。贾敬的这种行为被形容为“混账”,意味着他行为荒唐、不负责任。
至于有关“夏家先前不住在京里”这一细节,是说薛蟠的父亲薛公。薛公在世时,夏家在京中还颇有声望,但后来家道中落,薛公去世后,薛家迁居至金陵祖坟所在地扬州。薛蟠在扬州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因躲避人命官司而迁居北京。
这个薛蟠,是薛姨妈之子,薛宝钗之兄,一个十足的纨绔公子,金陵城中第一的弄性尚气之人,人称“金陵一霸”,外号“呆霸王”。他出生于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乃紫薇舍人薛公后裔,家世富贵,虽倚仗祖父之威名在户部挂虚名,领着内帑皇粮,但因幼年丧父,寡母又纵容溺爱,只知挥金如土,不学无术,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
夏金桂是薛蟠之妻,她出身户部世家,而夏家又是户部挂名行商的皇商,户部数一数二的大门户。家中只有一个寡母带着夏金桂。夏金桂与薛蟠一样,被寡母纵容教养长大,她爱自己尊若菩萨,视他人秽如泥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嫁到薛家,使得薛家上下吃尽了苦头。
最后说说薛蝌其人。他是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之子,薛姨妈的侄儿,薛宝琴的胞兄,薛宝钗的堂弟。父亲是为皇室搜罗海外奇珍异宝,在天下各省皆有生意买卖的大皇商,家世根基不错,可谓大富。再则,他相貌英俊,才学出众,品性良好,富有修养,与宝钗犹如亲姐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