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成语解读之二零八—-齿落舌钝
(2025-02-19 08:38:46)《红楼梦》中的成语解读之二零八—-齿落舌钝
齿落舌钝:语出《红楼梦》第二回。成语的意思是说牙齿掉落,舌头也不灵活了。指的是某人已经年老齿落,说话时口齿已不清楚了。
《红楼梦》第二回中写道:“这日,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想着走入,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见了,便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小说中讲到的那位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的人士,其实就是贾雨村在寺庙中遇到的老僧。有关的情节是这样的:
贾雨村在闲放的日子里,应聘到金陵盐政官林如海的家里,给他的女儿林黛玉传道授业。有一天,贾雨村到金陵郊外的景区游山玩水,偶然来到一个林深草密的幽静之处,看见一座年久失修的寺庙。寺庙门上有一个匾额写着“智通寺”三个字,两边门墙上贴着一副很残破的对联:“身后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贾雨村走进寺庙,发现里面只有一个既聋且昏、齿落舌钝的老僧。贾雨村问他是这座寺庙的方丈还是僧人,但老僧显然已经老糊涂了,答非所问,贾雨村只能失望地走了。
这段情节不仅展示了贾雨村的遭遇和心境变化,还通过老僧的形象寓于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们且做些分析。老僧的既聋且昏、齿落舌钝象征着什么呢?还不是象征着人生的暮年以及智慧的丧失!曹雪芹富有深意地为他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就是希望通过他对对联的理解,并由他告诉人们一个人生的哲理:人们在年轻时,也就是身后退路还宽裕的时候,总是看不到危险,总是不肯放手;但等到齿落舌钝,身临绝境,无路可走时,再想回头就已经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