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成语解读之一八八——所作所为
(2025-01-27 10:07:05)
《红楼梦》第十六回中写道:“那凤姐儿已是得了云光的回信,俱已妥协。老尼达知张家,果然那守备忍气吞声的受了前聘之物。谁知那张家父母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闻得父母退了前夫,他便一条麻绳悄悄的自缢了。那守备之子闻得金哥自缢,他也是个极多情的,遂也投河而死,不负妻义。张李两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这里凤姐却坐享了三千两,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也不消多记。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成语所作所为在此处所指向的主体人物是王熙凤。那么,这位能说会道,人前人后八面玲珑的长孙媳妇,贾府实际的掌门人,其所作所为到底怎么样的呢?
正是这位八面玲珑的凤姐,其所作所为可实在不太光彩。曹雪芹是这样写的:在居丧期间,她就受老尼之请托,假借贾琏名义买通长安节度使,强迫别人退婚,结果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凤姐却从中捞取了三千两银子。平时,她利用自己的身份之便,随意玩弄手中的权力,中饱私囊,攫取钱财。她是贾府内部最大的一只蛀虫。正是由于凤姐欲壑难填,监守自盗,成了贾府内部最大的一只蛀虫,从而加速了贾府的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