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成语解读之一二三——获隽公车
(2024-11-17 08:39:39)获隽公车,语出《红楼梦》第一三回。获隽:意思是会试得中了;公车: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指以公车入京应试的人。成语完整的意思是,某人在会试时动用了公车,并且得中了。
《红楼梦》第一三回中写道:“雨村听说出贾字来,益发无疑,便从新施礼道:‘学生自蒙慨赠到都,托庇获隽公车,受任贵乡,始知老先生超悟尘凡,飘举仙境。学生虽溯洄思切,自念风尘俗吏,未由再觐仙颜。今何幸于此处相遇,求老仙翁指示愚蒙。倘荷不弃,京寓甚近,学生当得供奉,得以朝夕聆教。’那道人也站起来回礼道:‘我于蒲团之外,不知天地间尚有何物。适才尊官所言,贫道一概不解。’说毕,依旧坐下。雨村复又心疑:‘想去若非士隐,何貌言相似若此?离别来十九载,面色如旧,必是修炼有成,未肯将前身说破。但我既遇恩公,又不可当面错过。’”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他是一个提纲挈领式的人物,以“假语村言”(一说“假语存焉”)提醒读者,统率全文。 原系湖州人,生于仕宦之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在姑苏城里的葫芦庙安身,每日卖文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升为知府。不久、因贪污徇私、被革职,受聘至林如海家,任林黛玉的启蒙老师,借与林如海的关系攀附上了贾府。在贾政的帮助下,他又官复原职,但为官不正,乱判了一起“葫芦案”(谐音:“糊涂案”);最终“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甄士隐的谐音是“真事隐”,即把真事隐去,留下“假语存”(贾雨村)。士隐,据周汝昌先生考证,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礼疏》云:遭真事隐去也。值乱世,道德违费,则隐而不仕。是则“真废物”、“真事隐去”言外意也。甄士隐的女儿甄英莲小时便被拐子拐走,后来被同时卖给一个无甚权势的人家和薛家,结果薛蟠把那人打死,案子落到贾雨村手上,他不念英莲是自己的恩人的女儿,利用这件事顺水推舟的讨好薛家,讨好贾家。后来英莲跟随薛家到了贾家,在大观园中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最后还是逃不过“应怜”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