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的成语解读之二十九——踧踖不安

(2024-08-02 08:46:42)

《红楼梦》中的成语解读之二十九——踧踖不安

踧踖不安,语出:《红楼梦》第七十五回。踧踖:形容坐立不安或徘徊不进的样子。成语的意思是,在人前表现出既恭敬而又不自然的样子。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中写道:“于是又击鼓,便从贾政传起,可巧传至宝玉鼓止。宝玉因贾政在座,自是踧踖不安,花偏又在他手内,因想:‘说笑话倘或不发笑,又说没口才,连一笑话不能说,何况别的,这有不是。若说好了,又说正经的不会,只惯油嘴贫舌,更有不是。不如不说的好。’乃起身辞道:‘我不能说笑话,求再限别的罢了。’贾政道:‘既这样,限一个“秋”字,就即景作一首诗。若好,便赏你;若不好,明日仔细。’贾母忙道:‘好好的行令,如何又要作诗?’贾政道:‘他能的。’贾母听了说:‘既这样,就快作。’

踧踖不安的是贾宝玉。正在大家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时,贾政却命令宝玉即景写诗,限制的条件是诗中必须包含“秋”字,且不允许使用“冰玉晶银彩光明素”等字样。这一要求反映了贾政对贾宝玉的教育和期望,同时也揭示了贾宝玉在当时家族和社会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宝玉知道这诗不好写,但父命难违,况且一向宠爱自己的老太太也在。所以,宝玉在“踧踖不安”的心境下完成了诗作。

贾宝玉的诗表达了他的心境和对家族命运的感知。在《红楼梦》的故事发展中,贾家已经开始走向衰败,而贾宝玉的个人命运也与家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他的诗中蕴含了对家族未来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体现了贾宝玉对家族败落的预感和悲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