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七百零七——喑噁叱咤

(2024-06-10 06:47:00)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七百零七——喑噁叱咤

喑噁叱咤,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喑噁:发怒声;叱咤:呵斥声。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厉声喝斥。

《史记·淮阴侯列传》篇曰:“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

《史记·淮阴侯列传》篇中说道:“韩信接受大将军任命仪式后,被请入上座。汉王说:‘萧丞相数次推荐将军,将军有什么良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后,就问汉王说:‘如今向东进军夺取天下,难道我们的敌人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强悍、仁厚和兵力等方面与项王相比,谁更胜一筹?’汉王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说道:‘我比不上项王。’韩信起身向汉王拜了两拜,赞许地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项王。但是,我曾经服侍过项王,请准许我评价下项王的为人吧。项王在盛怒咆哮的时候,能够让千百个人心惊胆颤、瘫软在地,然而他不能知人善用,这不过就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人生病,项王心疼得涕泪横流,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生病的人。等到有人立下战功,准备加封进爵的时候,项王就将已经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反复把玩,直到大印连棱角都磨圆了也不舍得给人,这就是所说的妇人之仁。尽管项王称霸天下,诸侯都臣服他,但是他却放弃了关中的有利地势,而在彭城创建都城。而且,项王还违背了与义帝的盟约,将自己的亲信全部分封为王,这让诸侯十分愤怒。诸侯看着项王将义帝改迁到江南偏僻的地方,也都返回各自的封地、驱赶自己的国君,挑选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全都遭到摧残毁灭,因此天下百姓大都十分怨恨项王,不愿归附于他,如今只不过是碍于形势所迫,勉强服从而已。尽管他现在是名义上的霸主,但是实际上他已经失去了天下的民心。因此说他现在很强,但是很快就会变弱……”

成语所涉及的背景是“楚汉相争”,涉及的主要人物是韩信和刘邦。这是韩信在给刘邦分析楚汉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时下双方的态势。韩信给刘邦分析说,从表面上看,当时汉确是不如楚。但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看,最终获得强势,并能一统天下的一定是汉。

当然,后来的史实确是验证了韩信的预言,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