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三十九——攘往熙来

(2024-03-13 08:31:10)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三十九——攘往熙来

攘往熙来,语出《史记·货殖列传》。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也可以用作熙来攘往。

《史记·货殖列传》篇曰:“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史记·货殖列传》篇中说道:“ 因此说:‘粮库府库充足百姓才能够知道礼节,衣服饮食丰足百姓才能够知道荣辱。’礼仪产生在富有的生活之中,而被废弃于贫困之时。因此君子富有的时候,就喜欢施行自己的仁德;平民富足的时候,就会安心舒适地享受生活。水足够深就会有鱼生存在其中,山足够高就会有野兽前往那里,人足够富裕自然就会有仁义附益于他。富人得势之后,身份地位会更加显赫;一旦失势以,就连门客也无处容身,所以郁郁寡欢。这样的情形在少数民族的蛮夷地区更加严重。民间有句谚语说:‘财产有千斤的子弟,不会在闹市上受刑而死。’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因此说:‘天下人欢欢喜喜,都是为了追求利益;天下人吵吵嚷嚷,都是为了追逐利益。’那些拥有千乘战车的君主,封有万家食邑的列侯,享有百家供奉的君子,尚且担心自己会陷于贫困,何况只是被编入户籍的普通老百姓呢!”

成语出自《史记·货殖列传》。这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这篇在《史记》里分量很重。

所谓“货殖”,就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而言。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