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一十九——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2024-02-22 08:43:57)《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一十九——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江东:指今长江下游南岸的江苏以及安徽地区,这里借指家乡。成语用来比喻事情失败后感到羞愧,不好意思见人,特别是熟人。
《史记·项羽本纪》篇曰:“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赤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史记·项羽本纪》篇中说道:“于是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将船靠在岸边等待,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很小,但是土地也有方圆千里,民众也有几十万人,足以在那里称王。希望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一条船,汉军来到这里,也没有办法渡江。’项王笑着说:‘上天要我灭亡,我渡江又能怎么样呢!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向西进军,现在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的父兄可怜我,让我在那里称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自己难道心里不愧疚吗?’”
成语出自《项羽本纪》。这是一篇关于西楚霸王项羽的纪传,生动地记录了秦末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司马迁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经过,以及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的描写,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项羽波澜壮阔的一生。和成语直接相关的背景是,秦王朝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数年战争,史称“楚汉相争”。在近五年的楚汉战争中,项羽由强大转为弱小,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这则故事就是记述了项羽的最后一战。此时他带着几十人突围,逃到乌江边。他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回到自己的故土了,于是就在江边自刎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