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零四——两虎相争
(2024-02-04 09:05:54)《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六百零四——两虎相争
两虎相争,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成语的原意是讲两只老虎彼此争斗。后用来比喻两个强者之间的斗争。也可以用作两虎共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篇曰:“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篇中说道:“蔺相如坚持劝他们留下来,说道:‘在各位看来,廉将军跟秦王比起来,谁更强一些呢?’门客们说道:‘廉将军比不上秦王啊。’蔺相如说:‘秦王那样具有威势的人物,我都敢在秦国的朝堂上大声地斥责他,使秦国的大臣受到羞辱,我虽然愚笨,难道唯独畏惧廉颇将军吗?只不过我想到,实力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发兵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们两个人在啊。如今两只老虎斗在一处,那么它们势必不能够全都活下来。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先考虑国家的危急,而后考虑个人的恩怨啊。’廉颇听到蔺相如这番话以后,就光着上身,背着荆条,让宾客把自己带到了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他说:‘我是一个粗野低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容厚道。’最终,两个人彼此和好了,还结成了同生共死的好朋友。”
成语的出典就是著名的“将相和”。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用心写作的一段佳话。蔺相如、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一时心气难平。但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处处对廉颇容忍谦让,终使廉颇愧疚醒悟,主动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最后二人成为至交,写就了一段将相和的历史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