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五十五——拊背扼吭
(2023-12-18 08:49:02)《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五十五——拊背扼吭
拊背扼吭,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拊:拤;扼:按。成语的意思是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要控制住要害部分。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篇曰:“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篇中说道:“况且秦地被群山环绕,又临近黄河,还有四方的天险作为固守的屏障,假如有了突发的危急情况,百万大军可以很快地结集起来。凭借秦国原来的基础,利用这极其肥沃富饶的土地,这就是所谓的天然府库。陛下进入函谷关,并在那里创建都城。即便山东地区发生战乱,秦国原有的土地依然可以完全占有。与别人搏斗,不扼住对方的咽喉,只是捶打他的背部,就不能完全取胜。如今陛下如果能够进入函谷关创建都城,占据秦国原来的疆土,这就等于是扼住天下的咽喉,并捶击它的嵴背啊。”
成语和刘敬(又名娄敬)有关,这是他向汉武帝刘邦献策时所用到的。刘敬,原名娄敬,是他追随刘邦后,刘邦赐他刘姓。生卒年不详,西汉初齐国人。
关于娄敬的身世背景,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但从他出道以后的言行事迹来看,他的出身应该很不一般。他对天下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又通晓历史和兵法,工于心计,擅长言辩,是一个带有明显纵横家色彩的儒生。这人很有个性,他不是刘邦故旧,在汉高祖五年的时候才开始跟随刘邦,但是他谋划的都是大事,定都长安、和亲匈奴、移民关中,每件事都关系到汉室天下的长治久安,因此深得刘邦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