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三十七——地广人希
(2023-11-29 07:54:58)《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三十七——地广人希
地广人希,语出《史记·货殖列传》。成语的意思是指地方广大,人烟稀少。现在一般都用作“地广人稀”。
《史记·货殖列传》篇曰:“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三河、宛、陈亦然,加以商贾。齐、赵设智巧,仰机利。燕、代田畜而事蚕。”
《史记·货殖列传》篇中说道:“总之,楚、越两地,土地幅员广阔,人口却很稀少,当地百姓以稻米为主食,以鱼类为菜羹,有的地区放火烧草,然后进行耕种,灌水除草,到处生产瓜果螺蛤,不需要依靠买卖就十分富足,土地肥沃,食物种类丰富,百姓没有饥饿的忧患。正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整天得过且过,没有贮藏的财物,大多数百姓都很贫穷。所以长江、淮河以南地区,尽管没有挨饿受冻的人们,却也没有家财万贯的家庭。沂水、泗水以北的地区,适合种植五谷、桑、麻,饲养六畜,这里土地狭小,人口众多,百姓多次遭受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当地百姓喜欢积蓄储藏财物,因此秦、夏、粱、鲁等地喜欢农耕,重视百姓。三河、宛、陈等地也是如此,再加上经营商业。齐、赵两地的百姓整日玩弄智巧,靠投机取巧谋利为生。燕、代两地的百姓种植农田、畜牧,而且以养蚕为业。”
成语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居《史记》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九。这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
“货殖”的意思是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而言。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他“以锐利的眼光,注视着社会经济方面,而写成其有名的《货殖列传》”。
一直以来,史学界已形成公认:“历史思想及于经济,是书盖为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