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三十——大名难居
(2023-11-22 08:19:07)《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三十——大名难居
大名难居,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大名:指一个人的名气太大;难居:指难以安然自处。成语的意思是讲,如果一个人拥有盛名,那么他就很难安然自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篇曰:“范蠡事越王句践,既苦身戮力,与句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句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篇中说道:“范蠡侍奉越王句践,身心辛苦,竭尽所能,为句践出谋划策二十多年,终于灭掉吴国,一雪会稽山之耻,越军北渡淮河,军队逼近齐、晋两国,在中原向各国发布命令,尊崇周王室,句践成为霸主,范蠡被称为上将军。回到越国后,范蠡认为自己名声太大,很难长期安居,况且句践的为人,能够与其同患难,却难以与其共享安乐,于是写信辞别句践说:‘我听说君主有忧劳,臣子就应该为其劳苦分忧,君主遭受侮辱,臣子就应为其去赴死。从前君王在会稽受辱,我没有死的原因,是为了替你报仇雪耻啊。如今耻辱已经洗刷,请惩戒我在会稽让君王受辱的罪过而杀了我吧。’”
这话是范蠡对勾践所说。说起范蠡,实乃一位千古奇人。他曾经辅佐越王勾践,二十多年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终于消灭吴国,称霸诸侯,可谓辅国治世之楷模。
但他又能看透朝堂伴君之险,在功成名就之际毅然退隐,远离是非之地,可谓人生进退之经典。上面的话,实际上是他将了勾践一军。因为他深知,自己功劳太大,威望太高,碍于“功高震主”的嫌疑,勾践未必能让他善终。所以,他赶在勾践还没有讨厌他之前,先发制人,请求勾践允许他退隐。
范蠡退隐以后,率领家人,苦身戮力辛勤劳作,积累财富无数,终成富甲天下的豪富,可谓是人生的最大赢家。
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