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一十七——沉舟破釜
(2023-11-07 09:49:19)《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一十七——沉舟破釜
沉舟破釜,语出《史记·项羽本纪》。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后人由“皆沉船,破釜甑”提炼出成语“破釜沉舟”。
《史记·项羽本纪》篇曰:“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篇中说道:“项羽杀死卿子冠军以后,声威震慑楚国,名望传遍诸侯。他就派当阳君、蒲将军率领士兵二万人渡过黄河,援救钜鹿。取得一些胜利,陈余又向项羽请求援兵。项羽就率领全军渡河,他们凿沉船只,砸破炊具,烧毁营舍,携带三天的口粮,以此表示要拼死决战,没有活着回来的打算。”
成语出自《项羽本纪》。这是司马迁倾心写作的一篇,收于《史记》第七卷。《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波澜壮阔的一生。
和成语有关的具体史实是,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分封诸侯王,陈馀只被封为侯。他心有不满,于是联合齐王田荣击走张耳,复立赵歇为赵王,赵歇以陈馀为代王,号“成安君”。韩信平魏之后,与张耳一同攻赵,陈馀未接受谋士李左车的建议,轻视韩信的背水列阵法,败后被斩杀于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