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一十一——不胜桮杓
(2023-11-01 09:26:46)《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一十一——不胜桮杓
不胜桮杓,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桮,同杯,酒具,借指饮酒。指酒量有限,不能再饮。
《史记·项羽本纪》篇曰:“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史记·项羽本纪》篇中说道:“沛公离去以后,走小路回到军中。张良进去道歉,说:‘沛公不胜酒力,不能亲自辞行。特意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献大王;玉斗一双,拜送大将军。’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责备他的意思,就独自脱身而去,现在已经回到军中了。’”
和成语有关的背景是,公元前206年暴秦终于灭亡了,进入咸阳受降的不是率部与秦军主力血战的项羽,而是刘邦,愤怒的项羽攻破函谷关,与屯兵霸上的刘邦形成对峙,火并一触即发。
此时,刘邦的作战处长曹无伤叛变投敌,对项羽说,刘邦想称关中王,愤怒的项羽下令,第二天一早诸侯联军吃过早饭就对刘邦部发起总攻。
项羽的叔叔项伯与刘邦的军师张良是好朋友,他竟然偷偷跑到刘邦军中通知张良逃跑避难,张良把项伯引见给刘邦,刘邦为了拉拢项伯,和项伯订了姻亲。然后又和张良等人主动去项羽处赔罪,面对怒气冲天的项羽,刘邦先是叙战友之情,又说自己不过是捡来的功劳,不敢称王。一直在等候项羽率领的诸侯联军,让项羽不要听信小人的谗言。同时,刘邦带来劳军的100多名随从,也在军营里大肆宣传这种论调,项羽下令摆宴席,算是庆祝灭秦的庆功宴和与刘邦和解。
在宴会上,亚父范增几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都假装没看见,范增又暗示项庄起身舞剑,借机刺杀刘邦,但刘邦的亲家项伯也起身舞剑,暗暗护住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