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北鄙之音

(2023-10-20 08:28:12)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五百——北鄙之音

北鄙之音,语出《史记·乐书》成语的本义是指殷纣时的音乐。后来慢慢演变为亡国之音的意思。

《史记·乐书》篇曰:“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枚身死国亡。”

《史记·乐书》篇中说道:“商纣根据都城朝歌北方偏远地区的音乐创作歌曲,结果身死国亡……朝歌的音乐是不顺时令的歌曲,北就是败,偏远意味着粗陋,商纣喜好它,与天下万国不同心,诸侯不来归附,百姓不相亲近,天下人都背叛他,所以落得身死国亡的下场。”

成语出自《史记·乐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但是其中有不少内容已经散失。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史记·乐书》,也是后人补充进来的。

但我们又必须看到,补充进来的部分文字,虽然前后内容有所不同,但其音乐思想倒是与司马迁的音乐思想还是比较切合的。也就是说,司马迁也认为,音乐和治国,乃至国运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这一点现实也得到了证明。

感谢太史公,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人们揭示了这一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