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八十一——坐不垂堂
(2023-10-02 07:53:1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八十一——坐不垂堂
坐不垂堂,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意思是不坐在堂边外面,怕掉到台阶下;后也用来比喻不在有危险的地方滞留。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篇曰:“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后驰,犹时有衔橛之变,而况涉乎蓬蒿,驰乎丘坟,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祸也不亦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而乐,出于万有一危之涂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也。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之留意幸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篇中说道:“况且清除道路然后出行,在道路中间策马賓士,还不免会时常出现马嚼子脱落或车横木折断的突发事件,在繁茂的草丛中跋涉、在荒丘上賓士就更要小心,眼前有捕获野兽的快乐,内心却没有应对意外的准备,灾祸的发生也是不难的了!不以帝王的尊位为重而安居其上,而乐于将在危险紧急的道路上行进当作欢娱,我私下里认为陛下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大概明察的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够发现尚未萌发的事物,而智慧的人在祸患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能够躲避危险,灾祸固然大多隐藏在不易察觉的地方,而发生在人们疏忽大意的时候。所以有句鄙俗的谚语说:“家中积累千金富,不在堂屋檐下坐”。这话说的虽然是小事,却可以用来讲述大道理。我希望陛下能够留心和审视这些话的含义。”
以上的话为司马相如所说。可以算作是司马相如对汉武帝的谏言吧。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8年),字长卿,一说蜀郡成都人,一说巴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汉赋四大家”之一,被誉为“赋圣”、“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