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七十六——铸山煮海
(2023-09-26 08:17:41)《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七十六——铸山煮海
铸山煮海,语出《史记·吴王濞列传》。意思是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里的水而获得食盐。比喻善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史记·吴王濞列传》篇曰:“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篇中说道:“在孝惠帝、高后时期,天下刚刚安定,郡国诸侯都把安抚他们的民众当作要务。吴国有豫章郡的铜矿山,吴王刘濞就招募天下的亡命之徒偷着铸钱,煮海水制盐,因为这个缘故不用征收赋税,而吴国的财政开支也很富足。”
成语的背景和吴王刘濞有关。刘濞是刘邦的侄子,又是西汉前期发动吴楚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他凭借山海之利,苦心经营三十多年,最后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叛乱,自以为登高一呼会天下响应。结果,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也错误地估计了自己,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叛乱集团土崩瓦解,刘濞本人也最终落得众叛亲离、身死国削的下场。
作为一个野心家,必然是狂妄自大、刚愎自用之徒。作者也突出描写了他的这种性格特征:他最初敢于胡作非为称病不朝,后来无所顾忌发动叛乱,竟至放肆宣称“我已为东帝,尚何谁拜”。到此,一个有血有肉的“枭雄”形象才树立起来,三者缺一就不能称之为“枭雄”。只有写了他性格的复杂性,这个人物才不脸谱化,才能有其艺术魅力。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司马迁还是一个善于刻画人物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