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四十七——优孟衣冠
(2023-08-19 08:12:48)《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四十七——优孟衣冠
优孟衣冠,语出《史记·滑稽列传》。优孟:春秋时楚国著名的耍杂戏的人,擅长滑稽讽谏;衣冠:穿上他的衣服,戴上他的帽子。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假扮成古人或者模仿他人。也指化妆后登场演戏。
《史记·滑稽列传》篇曰:“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救衣冠,抵掌谈语。岁涂,像孙叔救,楚王及左事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史记·滑稽列传》篇中说道:“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
成语讲的是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前630年-前593年), 芈姓, 名敖,字叔敖。春秋时 楚国名相,杰出的政治家。
楚庄王八年,孙叔敖在期思、雩娄主持兴修水利,建成中国最早的大型渠系水利工程,就是一期思雩娄灌区。庄王十五年,孙叔敖拜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庄王十七年,楚国与晋国大战于邲,他辅助庄王指挥战斗突然进军,晋军措手不及,仓皇而逃,楚国因此役而建立霸权。
孙叔敖不但政绩突出,在发展社会经济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他重视农业、牧业和渔业的发展,劝导百姓利用秋冬农闲季节上山采伐竹木,春夏多水季节通过河道运出去卖掉,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也利于国家富足和百姓生活的改善,他还是杰出的军事家,选择适合于楚国的条文,立为军法,对各军的行动、任务、纪律等都制定了明确规定,运用于训练和实战。
顺便讲一讲优孟。他是春秋时代楚国艺人,故被称作优伶,擅长滑稽讽谏。楚国的宰相孙叔敖死,优孟穿戴上孙叔敖的衣服帽子,模仿其神态,摇头而歌,楚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优孟趁机讽谏,庄王终于把封地给了孙叔敖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