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二十九——一鸣惊人
(2023-08-01 07:25:15)《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四百二十九——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篇曰:“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篇中说道:“淳于髡这个人,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且能言善辩,数次出使各诸侯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欢用隐语,爱好彻夜举行宴饮,沉湎在饮酒中,不理国事,把政事全权委托给公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诸侯国都来侵犯齐国,国家陷入危难的境地,旦夕之间就可能灭亡,左右大臣没人敢进谏威王。淳于髡以隐语劝诫齐威王说:‘国都里生活着一只大鸟,在大王的庭院中栖息,三年时间它不飞也不鸣叫,大王知道这只鸟为什么这样吗?’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旦飞起必然直冲天际;不叫则已,一旦鸣叫必定让人震惊。’”
成语讲的是淳于髡和齐威王的故事。当时的齐威王一度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各国诸侯都来挑衅,左右大臣没人敢进谏威王。淳于髡也只是以隐语劝诫齐威王说:“国都里生活着一只大鸟,在大王的庭院中栖息,三年时间它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为什么这样吗?”
不料,威王的回答着实让人意外。它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旦飞起必定会直冲天际;不叫则已,一旦鸣叫必定会让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