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九十二——相见恨晚

(2023-06-25 07:40:07)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九十二——相见恨晚

相见恨晚,语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相见:指彼此间的相知相识;恨:此处作遗憾解。成语的意思是彼此都为相知相识得太晚而感到遗憾。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曰:“书奏天子,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于是上乃拜主父偃、徐乐、严安为郎中。偃数见,上疏言事,诏拜偃为谒者,迁为中大夫。一岁中四迁偃。”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篇中说道:“这些书表奏呈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三人,对他们说道:‘你们过去都在哪里呢?怎么我们相见得这么晚啊!’于是皇帝就任命主父偃、徐乐、严安做了郎中。主父偃多次进见皇帝,奏请陈述事情,皇帝下诏书任命主父偃做了谒者,后提拔为中大夫。一年之间,四次提拔了主父偃。”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是司马迁《史记》里的一篇。而和成语有关的背景,则主要是讲了主父偃的故事。主父偃生活在汉武帝时期,齐国人他饱学多才,游历于诸侯之间,然终没有得到任用,以致陷入了穷困潦倒的境地,于是只好上书给汉武帝,终于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汉武帝召集他与徐乐、严安三人议事。主父偃建议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以巩固大汉政权,汉武帝深为赏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