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五十——同舟敌国
(2023-05-15 07:01:19)《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五十——同舟敌国
同舟敌国,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成语的意思是,本来同舟共济的人后成了敌人。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篇曰:“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篇中说道:“魏文侯死了以后,吴起侍奉他的儿子魏武侯。魏武侯坐着船顺着西河向下游漂流,走到中间时,回头对吴起说:‘壮美啊,这险固的山河,是魏国的珍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的珍宝在于君主把德政施加给人民,而不在于山河是否险固。以前三苗族居住的地方,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湖,却不修德政,不施行恩义,结果被大禹消灭了。夏朝的桀所占有的领土,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它的南面,常山在它的北面,因为桀王没有修行仁政,商汤便放逐了他。殷纣王的国家,它的左边是孟门山,右边是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面,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修行德政,周武王杀了他。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强大,在于国君施行德政,而不在于山河如何险要。假如您不修行德政,那么船里坐着的这些人都是您的敌人。”魏武侯说:‘说得太好了。’”
成语的出处和有关背景,事关魏武侯和吴起的一次谈话。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继位,仍是以吴起为相。一天,君臣泛舟在江上,魏武侯不由得感慨山河的壮美。吴起就用一系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诫武侯,一个国家的强大,在于国君施行德政,而不在于山河如何险要。没有这一点,本来同舟共济的人,到后来也会成为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