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零八——深藏若虚
(2023-04-03 07:36:17)《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零八——深藏若虚
深藏若虚,语出《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若:好像;虚:无。意思是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篇曰:“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篇中说道:“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罢了。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不得已的时候,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申子(申不害)和韩非子四人的合传。因限于篇幅,司马迁无法详细论述道家、法家的各个流派,故而只能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老、庄、申、韩为其立传。司马迁以老子“深远”,说其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并将其与申、韩同传,勾勒出道、法两家嬗变传承之关系。又附庄子,是看重其“沈洋自恣以适己”的修身处世之道,还特意列举楚威王聘庄子为相的故事。代表了道家“ 刑名法术系统和养生神仙系统”这两大流派 。司马迁将他们合为一传,代表了先秦汉初人们对道家与法家关系的重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