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零四——善善恶恶
(2023-03-30 08:19:30)《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零四——善善恶恶
善善恶恶,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成语的意思是称赞善事,憎恶坏事;赞扬好人好事,憎恶坏人坏事,形容人能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史记·太史公自序》篇曰:“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篇中说道:“《春秋》这本书,向上阐明了三王时的治道,向下辨别了人事的纪纲,分辨嫌疑,判明是非,论说断定那些犹豫不决的事,赞颂良善之事,贬斥为恶之事,尊敬贤才,摈斥庸人,让灭亡的国家保留下国名,令断绝的世系找到继承的后嗣,补救衰敝的,振兴废置的,这才是王道最重要的纲领啊。”
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到的话,重点是回答自己对《春秋》这本书的看法。他认为,《春秋》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其中就包括了“赞颂良善之事,贬斥为恶之事”,即为“善善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