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零一——丧家之犬

(2023-03-27 07:52:38)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三百零一——丧家之犬

丧家之犬,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原指有丧事人家的狗,因主人忙于丧事而得不到喂养。后用来指不受主人待见,无家可归的狗。再后来,也被用来比喻某人找不到归宿,到处乱窜 

《史记·孔子世家》篇曰:“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额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史记·孔子世家》篇中说道:“孔子来到郑国,和弟子走散了,孔子独自一人站在外城的东门。有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那里有个人,他的头很像尧,他的脖子很像皋陶,他的肩很像子产,而腰部以下的部分比禹差了三寸。疲劳狼狈的样子就像无家可归的狗一样。’子贡将这些话如实地告诉了孔子。孔子欣然地笑着说:‘外貌,是微末的东西。但说我如同丧家狗一般,确实这样啊!确实这样啊!’”

这是讲孔子在周游列国的途中的情形。有一天,孔子到了郑国,却与自己的弟子走散了。孔子一时不知所措,在城墙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狗”。

子贡事后把这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一个人的外形、相貌,是细枝末节。不过如要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