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七十八——劝百讽一
(2023-02-18 09:18:07)《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七十八——劝百讽一
劝百讽一,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劝:规劝、劝诫;讽:讽喻。成语的意思是劝讽别人走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引诱别人奢靡的言辞。意思是本想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篇曰:“太史公曰:‘《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余采其语可论者着于篇。’”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篇中说道:“太史公说:‘《春秋》推知显现以至隐微,《周易》探究隐微而趋向明显,《大雅》称述王公贵族而使百姓享受恩泽,《小雅》以个人得失评议政事,流传至居上位者。所以虽然表现在外的言词有所不同,但是在符合道德标准的方面却是一致的。司马相如虽然多有虚妄之言和夸张之说,然而其要领归结为劝导节俭,这与《诗经》的讽谏没有什么不同。扬雄以他华丽的辞赋,讽谏节俭的道理与崇尚奢靡的言辞相比不过百分之一,犹如驰骋在淫靡的郑、卫之音乐中,乐曲终了时才演奏一些雅乐,这不是歪曲司马相如的本意了吗?我把他文章中值得议论的几篇收录在本篇之中。’”
这是司马迁在写完《司马相如列传》后,又加上的一段评说。这样的评说也是《史记》写作的一贯体例,相当于后记,对正文的内容作一些精要的阐释,大有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功效。就本章而言,司马迁重点对司马相如的作品的特色,作了他自己的评说。既表明了对已有评说的不同意见,也正面肯定了司马相如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这个意义和价值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克服了杨雄靡丽之赋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