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五十一——披坚执锐

(2023-01-21 08:07:59)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五十一——披坚执锐

披坚执锐,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原义是穿上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指全副武装;也作“被坚执锐”。

《史记·项羽本纪》篇曰:“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史记·项羽本纪》篇中说道:“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围困在钜鹿,应该赶快渡河,楚军在外面进攻,赵军在里面响应,就一定能打败秦军了。’宋义说:‘不是这样。可以叮咬牛的虻却不能对付虮虱。现在秦军攻打赵军,取胜也会全军疲惫,我们可以利用对方的弱点;秦军不能取胜,我们就领兵击鼓西进,就一定能够灭掉秦国了。因此不如先让秦、赵两军相斗。身披甲胄,手执利器,冲锋杀敌,我不如您;静观形势,谋划策略,您不如我。’”

成语有关的背景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的格局是由七雄争霸,演变成六国对秦国,于是在战略上也产生了“连横”与“合纵”之争。但问题很快发生了。六国的“合纵”之策,由于各国各怀心思,贯彻得很不坚决。这一点,在项羽和宋义的对话中反映得很充分。

宋义说这样的话,除了对形势的判断有误外,首鼠两端也是一个原因。幸亏项羽杀了宋义,掌握了军队领导权,破釜沉舟,打败了秦军。这是后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