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三十一——面如冠玉
(2023-01-03 11:08:18)《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三十一——面如冠玉
面如冠玉,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冠玉:装饰在帽子上的美玉。用来形容男子的美貌,意思是有如镶饰在帽子上的美玉。
《史记·陈丞相世家》篇曰:“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
《史记·陈丞相世家》篇中说道:“绛侯、灌婴等人都进谗言害陈平说:‘陈平虽然是个健美的男子,但也不过像帽子上用于装饰的玉石罢了,他未必有什么奇才大略。我们还听说陈平当初在家时曾与嫂子私通;投效魏王却没有容身之地,便逃亡归附楚国;归顺楚王以后又不相合,便再次逃亡归附汉王。如今大王器重他,封他为高官,让他做护军来监督军队。我们听说,陈平接受众将领的钱财,谁给钱多就能得到好职位,谁给钱少就只能得到较差的职位。陈平这个人,是个反复无常的乱臣贼子,希望大王能够明察。’”
这是绛侯、灌婴等人在汉王面前制造谗言,诋毁诽谤陈平的话。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诋毁他呢?这是因为陈平太过优秀,有陈平在,他们估计自己难有出头之日。
我们可以稍稍了解一下陈平。他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史记》称之为陈丞相。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
陈胜、吴广起义后,陈平事魏王。不久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东征时,降汉。 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 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诸役,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帝六年(前201年)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七天七夜,后采纳陈平之计,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陈平也因功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辅佐惠帝,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后擢为右丞相。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汉文帝)。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因明于职守,受到文帝赞赏。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