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零六——乐善好施

(2022-12-11 09:41:54)

《史记》中的成语解读第二百零六—— 乐善好施

乐善好施,语出《史记·乐书二》。乐:喜欢;施:施舍。成语的意思是乐意做善事,喜好施舍。形容某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也用作“好善乐施”。

《史记·乐书二》篇曰:“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夫礼由外入,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

《史记·乐书二》篇中说道:“所以听宫调的音乐,使人感到温和舒畅,胸襟广大;听商调的音乐,使人变得端庄正直,喜好道义;听角调的音乐,使人学会怜悯和慈爱他人;听徵调的音乐,使人愿意行善并喜欢施舍;听羽调的音乐,使人形貌整齐并崇尚礼节。礼仪从外部影响人们,音乐从内心产生影响。因此君子不能片刻离开礼仪。片刻离开礼仪,那么强暴傲慢的行为就完全暴露在外了;不能片刻离开音乐,离开音乐片刻,那么奸诈邪僻的行为就完全侵蚀内心了。所以乐曲和音律,是君子用来培养道义的。”

《史记·乐书》是《史记》的重要内容。司马迁详细回顾了中华民族音乐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重点指出了音乐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而尤其阐明了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司马迁认为,一个喜爱音乐的人,一定能从内心深处变得有教养。而儒家强调的礼,则是从外部对人的言行做出规范,并制约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